開懷大笑真能“笑破肚皮”?近日,喜添孫子的鄧婆婆不幸還真攤上了這事,抱起孫子開懷大笑后突發疝氣,肚臍眼“掉”了出來,被送醫搶救。
180斤奶奶開懷大笑
笑“掉”肚臍眼
鄧婆婆今年64歲,家住哈爾濱,兒子兒媳均在武漢定居。三天前,兒媳婦順利生了個大胖小子,鄧婆婆樂開了懷,不遠千里趕來武漢看孫子。前天,一到兒子家,婆婆就迫不及待抱起孫子,不停逗樂,一直笑得合不攏嘴。突然,她感覺肚臍眼一陣劇痛,掀開衣服低頭一瞧,發現自己的肚臍眼竟然“掉”了出來,家人趕緊將她送往武漢市中心醫院。
在該院疝與腹壁外科檢查,確診為臍疝嵌頓。當天,該科主任王勇立即為婆婆實施手術,將突出的疝修補完好。
鄧婆婆體重有180斤,肚子特別大。王勇說,婆婆體型胖肚子大、腹壁比較薄,加上開懷大笑時,腹腔壓力急劇升高,導致臍疝,結腸、小腸等疝內容物突出后難以回納腹腔,引起腹部劇烈疼痛,不及時手術,很容易造成腸梗阻,甚至腸壞死,危及生命。
“大肚子”大笑或咳嗽
容易引起疝氣發作
王勇說,人的腹壁就好像汽車的外胎,呵護著內臟。當腹壁變得薄弱出現缺損的時候,腹腔臟器就通過這個“小孔”掉出來,在腹壁上形成大小不等的包塊,這就是“疝”。
疝是一種常見病,多見于老人、過度肥胖者、孕婦等這幾類人群。過度肥胖的人由于肚子大、腹部脂肪多,腹壁強度下降,同時過多的脂肪加重了腹腔壓力,易患疝氣。尤其在用力過度時,如大笑、劇烈咳嗽、提重物等腹腔壓力升高時,更容易誘發疝氣突然發作。
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腹壁肌肉也會變得薄弱,因此老年人易得疝氣。據統計, 隨著我國人口進入老齡化,疝的發病率越來越高,60歲以上人口疝的發病率為1.18%,老年人疝的患者大約為540萬。 目前,我國一年至少有300萬疝氣患者,但只有100萬例疝手術,2/3的病人沒有進行手術治療。
減肥時若多練腹肌
有助于預防疝氣
王勇說,目前并沒有特定的方法預防疝氣的發生,最佳的方式便是維持身體健康,首先應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及營養,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避免便秘的產生,并且幫助腹部肌肉組織健全;盡量不要抽煙,因為刺激肺部所造成的長期咳嗽,不僅加重腹腔壓力,更可能造成疝氣的復發;平時要多做緩和的運動,有助于強化腹部肌肉;如果體重過重,試著減輕一些體重,可以減輕腹部的壓力;此外,避免提舉過重的東西。
如果腹部已經出現腫塊,并伴有脹痛或牽扯性腹痛,就要警惕疝氣,生活中盡量避免劇烈運動,應盡早到醫院接受修補手術。
記者伍偉 通訊員李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