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今年估計要開星際會議,又或者是宇宙性會議。否則,一個區一年會議費預算2850萬,很難解釋。”廣州市政協委員韓志鵬兩次就花都區的三公經費發微博,向“@廣州花都發布”討說法。根據4月11日花都區公開的三公數據,該區今年區級會議費預算為2850萬元。(《新快報》4月15日)而據《瀟湘晨報》報道,禁止迎來送往、公款吃喝的“八項規定”,讓干部逐漸從文山會海、飯局招待中解脫出來。國家統計局財務司司長張仲梁稱,統計發現,伴隨著應酬的減少,2013年官員工作節奏明顯改變,官員在家的時間平均增加了半小時。
質疑
這哪里是在過“緊日子”
每次各地公開三公經費,總是能引來很多的追問和質疑,這回,花都今年區級會議費預算2850萬元,每年大概250個工作日,那就是平均每天開會要花11.4萬元,這數據太嚇人了吧?
既然預算都出來了,那為何不能徹底公開下究竟要開哪些會?標準、時間、地點、人數等詳細信息,為何不能公開答疑呢?這是在過“緊日子”的狀態和面貌嗎?還有,那么多的七會八會,就不能大力合并、精簡掉一些嗎?
一直以來,會議腐敗是民眾詬病甚多的問題之一,不少莫名的公帑開支,往往就以假會議的名義,充斥其中,造成極大的揮霍和浪費。因為,在不少公仆的概念中,工作會議總要開的,不開會,怎么布置工作、研究工作?可是,就是在這樣的“約定俗成”中,巧立名目出現了,渾水摸魚出現了,假借會議出去游山玩水、揮霍公帑的事情,我們遇見的還少嗎?
值得警惕的是,中央雖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嚴控“三公消費”的禁令,但各地還是有一些官員置若罔聞、我行我素。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14日消息,僅4月8日至11日,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就查處220件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件。前幾天,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興賓區不是還發生了“副鎮長上任首日酒后身亡”的新聞嗎?興賓區14日召開常委會,會議通報,4月9日在遷江鎮政府飯堂參與飲酒的領導干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有關精神,決定對參與飲酒的領導干部一律免職,7名科級領導干部被免。
酒照喝!喝得沒了命!會照開,花錢如流水!看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的代價還是不夠大,于是那些官員才會前仆后繼地以身試“法”。針對現狀,有關部門實在應出臺更加嚴苛的處罰措施,使那些不安分的官員在禁令面前如坐針氈、絲毫不敢越雷池半步!
吳杭民
結論
光公開不細化是無誠意
作為集思廣益、交流溝通的形式,會議本有其重要作用,一些較大的戰略決策也在開會之后得以貫徹落實。但問題是當前一些地方和部門會議過于虛胖,廣州僅僅是一個花都區,一年的會務預算就達到了2850萬。這樣高昂的花費令人驚奇,不過如果這些會議是有必要的,那么納稅人的稅款花得就是物有所值的,花都區的有關部門理應對會議預算進行細化說明。
花都區會議費預算高達2850萬元,在廣州十區市中“遙遙領先”,然而有關部門并沒有對會議內容、數量、規模等具體說明。預算公開不細化,缺乏詳細說明,公開的誠意與意義就大打折扣。政府光曬出一個籠統的天文數字,那么公眾依據什么來評判這些支出到底合不合理?
這些年,社會大眾一直在強調政務公開、財務公開。政府部門對此也有了積極回應,然而一些公開就像毛玻璃,遠看很透明,近看就混沌。對此,我們期待是拎得清的“曬預算”,就會議費而言,大到場地費用,住宿費用,小到一張公務用紙的費用情況都應該分門別類拿出來曬。
我們有理由要求政府細致地“曬”預算。因為,政府及政府官員都不直接創造財富,其所用的每一分錢都來自于納稅人。而政府官員又掌握著公權力,如果缺少嚴格的監督和制約,公權力就有濫用的可能。因此,我們需要一套“事無巨細”的規范機制,使會議預算節約化、規范化、透明化,從源頭上防范浪費、腐敗現象發生。
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預算審核制度。在預算審核環節,政府各部門必須提交綱目詳盡的會議預算提綱,對每項的支出都必須精確到個位數,以便接受公眾質詢。否則,預結算流于“應付式”公開,公眾難免浮想聯翩。
錢兆成
擔憂
消失的招待費更讓人憂
招待費整體呈下降趨勢的同時,還有不少企業干脆選擇不再披露這一數據。如之前曝出8.37億元招待費的中國鐵建在2013年的財報中“業務招待費”這一項便已消失,而2012年分別以7.8億和3.42億元招待費奪得兩市二、三位的中國交建和中國電建也同樣未公布2013年的數據。(4月15日《羊城晚報》)
曾經曝出8.37億元招待費,這樣的國企讓人憂。我們怕這些錢用在國企大吃大喝上,浪費全民資產,我們怕這些錢用在腐敗上,從而毀掉了國企。
正是由于人們的擔憂,所以才會質疑國企這么多錢用在招待費上,這給國企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有了壓力本來是好事,作為國企應該想辦法減少招待費用,可是有的國企并不是這樣想的,而是采取了不公布這些費用。
這樣的態度其實就是拒絕社會監督,這是一個倒退。一個企業要發展,合理的招待費是不可缺少的。因為一個企業不能沒有聯系業務或促銷、處理社會關系等,這些都可能要花錢。國企的招待費不見了,究竟去哪了呢?很有可能放在其他項目里處理了。如國企們不公布招待費的同時,近六成的“其他”科目出現了明顯增長,如中國鐵建的“其他”一項從22.4億元增加至32.26億元,一年暴增了9.86億元,增長44%。中國交建的“其他”費用也從9.95億增加到了11.6億元。
國企的招待費不是一筆糊涂賬,它也不涉及秘密,現在國企不敢公布,是不是心里有鬼?我們希望有關部門一方面要責令這些國企把招待費從其他里分離出來,明明白白地向社會公布。另外一方面對這些國企要格外關注,加大審計力度,看看在這“其他”里有沒有貓膩。從而給社會一個明白,讓國企不要成為腐敗的特區。
肖華
延伸
八項規定是時間福利
看到“官員在家的時間平均增加了半小時”這則新聞的時候,剛好有一位退休老干部在我身邊,他不無感慨地說:“要是我們當年也能嚴格執行八項規定多好,八項規定對干部來說不是沉重枷鎖,而是時間福利呀!”
“八項規定是時間福利”,這位退休老干部的話確實是肺腑之言。他在位的時候,忙于各種迎來送往、文山會海,沒有更多的時間讀書學習,也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更沒有更多的時間休閑保健,以至于在退休下來的時候才發現,子女的教育沒搞好,個人的身體也喝壞了,如今看到官場氣象的新變化,他心生羨慕也就不足為奇。
許多領導干部飽受血脂高、血糖高、膽固醇高“三高”的困擾,而這些“富貴病”多半是熬出來或吃出來的,2013年網上熱議某地領導一天陪吃多餐、陪泡多次溫泉便是例證。“八項規定”甫一出臺,各種公務接待應酬銳減。領導干部養成健康飲食習慣、形成良好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強體質,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此外,通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有效治理領導干部的“奢靡病”,在大量精簡公務接待后部分領導干部缺乏感情溝通的“家庭病”也得到有效緩解。因此,不得不說“八項規定”是一服“理氣和中”的良藥。
更重要的是,在過去,對于一些基層干部和秘書來說,最頭疼的莫過于承辦各種各樣的會議,莫過于迎接上級名目繁多的檢查、評比、考核,莫過于為領導寫講話稿和各種報告。“八項規定”提出“要精簡文件簡報,切實改進文風”的要求,把這些道道枷鎖從基層干部的脖子上拿了下來,無疑令長期壓抑的基層干部們長舒一口悶氣,感受到了一股清新之風。
領導干部要自覺提高認識水平,將“八項規定”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體制,鼓勵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新聞媒體、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對各種違紀行為的監督,讓八項規定這個“干部的時間福利”,轉化為國家的發展福利,轉化為群眾的民生福利。
袁浩
■三言兩語
●你們不要怪我“攪事”。八項規定之后,你們還敢做這樣的會議費預算!趕快裁減“天價會議費”,趕快控制住會議的數量、規模吧。有錢的話,不妨多用在改善民生的項目上。
——韓志鵬
●一年到頭光是開會要花多少錢?有什么效益回報?這才是個大問題。如果收益大于成本,開會也是生產力。支持。若開會只是官人自嗨,納稅人毫無得益的游戲,反對(無效)。
——陳揚
●每天開什么會?還是每天花都奧運會?
——廣裕華
●花都大手筆,真舍得“花”! ——節心
●剛看到南方電視臺新聞,花都區相關負責人竟表示目前沒有具體內容要公布…… ——秋葉宏
●如果用2800萬會議費去投入城市建設,市民肯定拍手稱快。相反,大家都知。——朱墨
●死磕公務接待費,死磕會議費。支持韓志鵬。
——粉絲團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