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王小玉家的柵欄里,金陵晚報記者看到了鴕鳥。 王小玉說,10多年前他在村里一處山上開了家孵坊,并自制孵箱通過用電設施為周邊村孵化苗鵝。經營靈活的他看到這里緊靠公路邊,便開了家飯館。七八年前為了飯店的發展引鳥入菜,在朋友的幫助下從外地購回一批鴕鳥,一公三母。每年冬天母鴕鳥就開始下蛋。
王小玉說,他對孵化一直比較有經驗,看著這些鴕鳥蛋,有一天他突發奇想,想把它們放在孵箱中當作鵝蛋一樣孵化。前年年初他挑選了10枚鴕鳥蛋放在孵箱中,他一方面通過上網查閱信息,另一方面根據孵化鵝蛋的模式,不過在孵化過程中把溫度調高了幾攝氏度,48天后小鴕鳥終于出殼了,非常可愛。
雖然10枚蛋只孵出2只小鴕鳥,但王小玉非常開心,經過幾個月的喂養,2只小鴕鳥漸漸長大,遺憾的是,其中有一只腿受了傷后來死掉了,現在剩下一只,經過幾年的飼養已長到了100多斤。從各方面來看,它都非常健康。
雖說鴕鳥蛋可以人工孵化,但也有一定難度,王小玉說,去年和今年他再次挑選鴕鳥蛋放進孵箱,準備孵化出小鴕鳥來,結果沒有成功。他表示今年冬天駝鳥下蛋后,明年春天他會再次進行人工孵化。(通訊員 高曉平 金陵晚報記者 李怡然)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