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講述的下面這個新聞,是發生在醫院里的一場騙局。提起醫院里的騙子,大伙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醫托。不過,對于醫托,說實在的,大伙見得多了,上當受騙的也就少了。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騙局,絕對是醫托的升級版。幾天前,70歲的張大娘帶著家人去醫院看病,卻讓一個身穿“白大褂”的騙走了1000元錢。在醫院里穿白大褂的,肯定都是醫生嗎?那可不一定。接下來,我們就聽聽張大娘的遭遇。
“主任”真年輕還熱情
7日下午,張大娘與愛人帶著長輩到醫院就診,進入醫院后才想起來忘帶東西了。于是,張大娘愛人返回家取東西,只留下了張大娘一個人照顧躺在病床上的家人。
張大娘說,進入醫院后,她被醫生告知需要先掛號。“掛號回來以后,醫生說得拍片子,在這個過程中,從醫生辦公室屋里頭走出來一個穿白大褂的,我問他是干什么的,他說他是急診外科的主任。”張大娘說,她以為急診科的醫生換年輕的主任了,學歷應該比較高,戴個眼鏡,一米七左右,偏瘦、眼睛不大、穿著白大褂,口袋還有三支圓珠筆。
眼鏡、白大褂、圓珠筆,這些東西加在一起,讓開始還有些犯嘀咕的張大娘很快失去了戒備心。“這位年輕的外科主任特別的熱情。當時,把我都給感動壞了,為了表示感謝,我甚至還想寫封表揚信,表揚表揚這位年輕的主任。”張大娘說,她詢問得知,外科主任叫李佳欣,“欣賞的欣,我讓他留個電話,他就親筆寫在我那張紙上,把他電話留下來了。”張大娘說。
窗口交錢騙千元 “主任”沒了
張大娘告訴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李佳欣醫生推著病人與她一起來到了X光室,“取片子時,就是李佳欣這個大夫,他到醫生辦公室直接取的。沒在窗口取,拍片子的時候,也是他說的排完號了,你直接推進去,就可以照相了。”張大娘說,這位好醫生,忙前忙后的幫著忙活了半個多小時,順利拿到了片子。就在這個時候,李佳欣醫生開始“指點”張大娘,不用再回醫生辦公室了,可以直接拿著單據和錢去窗口辦理住院手續。
“他拿著我的醫療本和醫療卡,遞給那個辦手續的窗口,我說卡里有錢,不用交抵押金了,窗口里的人說還得交抵押金。”張大娘說,她拿出來一千元,李佳欣醫生又數了一遍,“李佳欣醫生說在另一個窗口交現金,就拿著一千元錢離開。完了我一看那窗口,人就跑了。”張大娘說。
李佳欣醫生突然不見了,張大娘一下子就蒙了,想起李佳欣醫生自稱是急診科主任,“我就上急診外科去了,屋里坐著一個大夫,一打聽,說可能是骨一科的實習生,一批一批的也記不住。”張大娘說,找到骨一科后得到證實,根本沒有李佳欣大夫這么一個人。
冒充白大褂 醫院沒辦法
隨后,張大娘調看了醫院的監控錄像,確認“個子不高,偏瘦,還穿了一條橘紅色褲子,戴了個眼鏡的男子,的確是穿著白大褂”。
昨天,記者找到張大娘被騙醫院的保衛處,工作人員稱,他們目前能夠確認的是,張大娘確實被騙了,監控中出現的男子,冒充了醫院的醫生,“ 以前就相關問題打過官司,醫院畢竟屬于開放式的公共場合,不屬于封閉性質的,或者管理性質的,住院時,在簽字上都寫著,個人物品請保管好,丟失概不負責。”醫院工作人員說,他們也沒有好辦法。
醫院免責 損失自擔
張大娘告訴記者,她也咨詢了律師,與醫院方面屬于醫療服務合同范疇,院方確實是免責的,“醫院在擴大醫療規模和提升醫療水平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加強一下內部的安全管理?”張大娘說,她已經報警,警方已經立案。
“我為什么相信他?第一他是從醫生辦公室出來的,第二他在醫院很熟,各科室也很熟,對于走的路線都很熟悉,第三點,在X光室半信半疑的時候,還問他叫什么名,給我寫的電話。”張大娘說,其實騙子的騙術也算不上高明,演技實屬高超,只是自己少了一點戒心。
事情已經過去兩三天,張大娘還是懊惱不已,“這些騙子是花樣百出,騙術更是層出不窮,不論穿沒穿白大褂,你都得多長個心眼,千萬不要輕易把現金交給陌生人。”張大娘說,她提醒那些到醫院看病的市民,就診的時候需謹慎。(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 梅天磬 文并翻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