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X光檢查顯示,這兩塊磁性橄欖球長2.8厘米、直徑0.8厘米,它們隔著彎曲的小腸壁吸附在了一起,導致無法自行排出體外,靜靜父母準備將孩子送到重慶進行手術。醫生提醒說,靜靜體內的磁鐵應盡快取出,否則有較大危險,容易引發腸道損傷,嚴重可能導致穿孔或者壞死。
街邊買來的磁鐵女娃誤吞了兩塊
8月9日,網友“孤猿歸來”在騰訊微博上說,涼山一名4歲女娃誤吞兩塊磁鐵,至今未取出。8月10日,華西都市報記者聯系上了女童的父親鄧先生。
“都超過一個月了,磁鐵都還在娃兒體內,太造孽了。”家住涼山州會東縣的鄧先生告訴記者,7月4日下午5點過,4歲大的靜靜在玩耍時,誤將兩塊磁性橄欖球吞進了肚子。
鄧先生說,這兩塊磁性橄欖球是從路邊攤上買來給孩子玩耍的。磁鐵長2.8厘米、直徑0.8厘米,形狀像橄欖。靜靜把它們吞下肚后,起初沒事,但到了7月6日凌晨3點,孩子開始嘔吐,不能正常吃東西、喝水,家人急忙將她送往醫院。
經會東縣醫院檢查后,醫生建議,轉至上級醫療機構進一步觀察處理。隨后,家人先后將靜靜帶到了省內多家醫院進行檢查。
36天未取出來磁鐵竟然吸合了
鄧先生說,現在靜靜的狀態還不錯,沒有出現肚子疼等不適癥狀。幾家醫院的醫生最初都建議,先觀察,看磁性橄欖球是否能自行排出體外。
最開始,磁性橄欖球停留在胃中時,醫生試圖以圈套器、異物鉗、取石網籃等器械取出,但均告失敗。很快,橄欖球進入了小腸。
但這時麻煩就來了,進入小腸前,兩塊磁性橄欖球并不在一起,進入小腸后,它們隔著彎曲的小腸腸壁吸附在了一起,這就導致無法自行排出體外。經過多次X光檢查顯示,到8月10日,已經36天,但它們在小腸中的位置基本沒有變化。
已經超過一個月,靜靜體內的“磁鐵”還未自行排出,家人決定,本周將她帶到重慶兒童醫院進行手術,取出磁鐵。
學校附近小商店各式磁鐵都在賣
記者采訪發現,這種磁性橄欖球,在一些學校門口的小商店有賣,除了橄欖狀,還有心形、圓球形等,其具有磁性,很受孩子歡迎。鄧先生說,他希望相關部門能加強監管,避免孩子買到這些東西。
涼山州中西醫結合醫院副主任醫師沙學忠說,孩子玩耍時,誤吞異物的情況很常見。就在去年,該院也接收了一名吞下磁鐵的兒童,幾天后這名孩子的腸道就嚴重感染了,后經過手術才恢復了。從靜靜的情況來看,異物在體內存留超過一個月,較為罕見。
醫生提醒
異物或致腸穿孔
沙學忠說,靜靜應盡快進行手術,如果異物長期停留在體內,容易引起腸壁細胞壞死,以及腸道穿孔、壞死、血液中毒等癥狀,后果非常嚴重。
“娃娃小,不懂事。”沙學忠說,他從醫20多年來,見過孩子吞下硬幣、紐扣電池、小鐵夾、彈珠等各種小東西。此外,還有孩子在吃花生米、開心果、硬水果糖、果凍等被卡住氣管阻礙呼吸,有孩子因此離世。
沙學忠建議,家長不要給孩子買像磁性橄欖球這樣的,具有危險性,而且容易吞食的小玩具。如果孩子誤吞異物,或者被食物卡住喉嚨,不要再吃東西或喂水,應立即帶孩子就醫。此外,家長如有時間,建議學習海姆立克急救法。
延伸閱讀
海姆里克急救法
海姆里克急救法主要用于排出呼吸道內的異物。
施救者以前腿弓、后腿蹬的姿勢站穩,使被救者坐在自己前腿上,并讓其身體略前傾,然后雙臂從被救者兩腋下前伸、環抱被救者。之后,左手握拳,右手從前方握住自己的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貼在被救者胸部下方、肚臍上方的上腹部中間位置。這時,突然用力收緊雙臂,用左拳虎口向被救者上腹部內上方猛烈施壓,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重復操作,直到將異物從氣管內沖出。(記者 徐湘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