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齊茲店里出來,沿著馬路向前走5分鐘就來到法姆納經營的藥店,藥店門前有個盛滿消毒水的洗手桶。“一次性手套一副2000利昂(約合0.4美元),正常大小的手用免洗消毒液1.3萬利昂(約合2.6美元)。”法姆納告訴本報記者,“埃博拉疫情暴發后,手套很少有人買。我自己也不戴手套,因為用一次就得扔掉太不值了,注意防護就好。現在家里只有我一個人每天外出上班,我從不和人握手,每過15分鐘就用消毒液洗洗手。”
有報道認為埃博拉是貧窮國家里窮人生的病。中國—幾內亞友好醫院院長卡馬拉向本報記者表示,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都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但他不認為貧窮是導致埃博拉快速蔓延的原因。“無論國家貧富,如何采取有效行動應對疫情才重要。很多非洲國家醫療資源不足,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不完善,埃博拉又是首次在西非大規模暴發,幾內亞準備不足,疫情發生后比較被動。但事實證明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經驗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塞拉利昂衛生部副部長福法納告訴本報記者,塞拉利昂12個行政區中只有一個區未報告感染病例,塞政府正在積極地對接觸者進行跟蹤,并向民眾宣傳埃博拉預防知識。他指出,有效的防護和信心對于抗擊疫情至關重要。“現在凱拉洪區感染者數量在下降,防治工作的有效開展使當地人越來越有信心。”
曾前往塞拉利昂執行任務的中國公共衛生專家組組長李振軍向本報記者表示:“我們之前針對當地醫務人員的培訓效果很好,塞方人員多次表示中方提供的系統培訓很有針對性,提供的防護服也比以前外界提供的質量更好。”
中國的援助是對整個非洲地區國家的支持,中國駐塞拉利昂大使趙彥博向本報記者表示,時間就是生命,疫情這么嚴重,我們要在有限時間內做更充分的工作。“許多西方人都走了,目前在塞拉利昂的西方人主要是非政府組織的工作人員,我們的醫療隊卻一直在堅守”。46歲的出租車司機阿爾法對記者說,“突如其來的疫情將所有人都嚇跑了,只有中國朋友還在堅守。”
在弗里敦金哈曼路醫院內,院長西塞20日向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政府提供的物資援助是實實在在的,所有人都這么想。”西塞表示,“醫務人員處在抗擊埃博拉的第一線,感染風險很高,不少同行感染病毒去世了,如果有得當的個人防護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張建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