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8時30分左右,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道坪鎮英坪村發生山體滑坡,截至29日下午2點多,已造成17人遇難,6人失聯。多位村民向媒體表示,至少3年前他們就發現了山坡有滑坡跡象,山上有巨大裂縫,村民2012年開始多次向鎮、州等政府反映,得到的答復總是沒有問題,讓村民放心居住,沒想到最終發生了山體滑坡,“我們擔心的災難終于發生了”。
數個山峰垮塌,巨量的泥土山石混著水流沖向村莊,生命在末日般的災難面前,是如此渺小、脆弱。我們為17個逝去的生命而悲慟,并祈禱那些失聯的村民平安。
災難面前,個體是無力的,但更讓村民無力的是,他們明明看到災難的危險步步逼近,他們一次次向上級求救,卻無人理會。正是當地官員的冷漠、顢頇,才釀成了民眾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當初作出“村民放心居住”保證的官員,對此是否心有愧疚。
貴州是個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多發的省份,按理說,地方官員對于地質災害隱患應有足夠的“敏感”,但事實卻是,我們一再看到當地官員的冷漠,除了此次福泉滑坡事故外,2010年造成重大傷亡的貴州關嶺“6·28”山體滑坡事故,事故發生前,村民也發現滑坡處出現山體開裂,有一個山頭甚至還發生了整體移動,當時一些村民聯合將此事上報,“聽說也有領導來查過,但沒有結果。”
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從來都不是“突發”的,事先都會有各種征兆的出現。只要事先做好排查分析,對可能的災害隱患點做好巡查監測,在危險到來之前及時預警,這些災害完全可防可控。今年5月,四川瀘州發生一起山體滑坡,但由于當地事先監測到位,預警及時,當地村民全部安全轉移。
我們不知道,當初福泉英坪村的村民是向哪些部門反映隱患存在的。但無論如何,這些肩負防災之責的官員都已涉嫌失職瀆職。自從甘肅舟曲泥石流災難之后,國家相關部門曾多次要求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排查和監控,但為何黔南及福泉的官員對此置若罔聞?防范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群防群控至為關鍵,可面對民眾的隱患舉報不問不理,這與草菅人命何異?
從關嶺到福泉,之所以前車之鑒未能避免重蹈覆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事后問責的缺位。關嶺滑坡事故之后,媒體關于村民舉報隱患無人理的報道,并未引起重視,事后也沒人對此進行調查問責。出了事總歸咎天災,缺乏依法調查和追責,一些官員疏忽防災,卻不必承擔相應代價,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反向示范。所以,要想避免地質災害中人禍重演,事故的調查追責絕不能可有可無。在福泉山體滑坡事故中,有哪些部門和官員漠視民眾的呼救,這件事不能不了了之,惟有一查到底,才能還死難者一個公道,并警示后來者。 社論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