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扔亂吐亂刻亂爬 旅行中“亂”象叢生
無論是垃圾“隨手扔”,還是景區中的“隨意刻”,參觀時的“隨便爬”,都是長期被詬病的不文明游覽行為,但這樣的行為卻一再上演。
今年“十一”長假,不少旅游景點中仍是“亂”象未休。
國慶黃金周的第二天,游客在廣西桂林市園博園景區內盛開的格桑花花地里拍照,附近是景區工作員設置的“請勿入內”的標牌。但部分游客在景區賞花時,對附近“請勿入內”的標牌熟視無睹,在花地里來回走動、采摘、踩踏,一些花地已經被踩得硬化,光禿禿的,與格;ㄖΨ比~茂的環境很不協調。
國慶日當天,約有來自全國各地12萬群眾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儀式。環衛部門的統計顯示,截至上午10時,天安門地區已清理各類垃圾3.5噸。數字有所減少,但依舊龐大。網友們拍攝的圖片顯示,游客散去后,部分區域仍有不少報紙、飲料瓶、塑料袋散落一地。
游客“戲弄”雕塑,在景區中同樣屢禁不止。長假期間,大批游客來到桂林市象鼻山公園游玩,有游客爭相攀爬到公園內的石雕大象身上擺出各種姿勢和造型拍照;而一組游客在安徽省宣城市謝朓公園中攀爬當地歷史名人謝朓雕像的照片,也在網上廣為傳播,被不少網友指責“實在太不像話”。
中國消費者協會2013年11月發布的一份關于旅游、餐飲消費者專項調查報告曾顯示,75.38%的被調查者認為,破壞景區文物、在文物上亂寫亂畫是最不文明行為。
脫鞋喧嘩插隊打斗 不文明“無國界”讓誰蒙羞?
“西湖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西湖之水濁兮,可以濁吾足。”今年5月,有網友化用屈原的名句,調侃游客在杭州西湖景區的泡腳行為。
脫鞋泡腳,并不只是在國內的景區。此前,一組中國游客在法國盧浮宮水池泡腳的照片在網上傳開,并因水池旁立有醒目的“禁止踏入水池”標識引發關于游客文明出行的爭議。
景區內喧嘩以及插隊的現象,同樣令人側目。中國大媽到國外跳廣場舞的新聞,曾頗受關注。今年年初,中國旅游協會及各專業協會曾特意發出文明旅游倡議書,倡議廣大游客要文明出行、恪守公德。但記者國慶期間在湖北多個景區走訪發現,游客高聲喧嘩、嬉鬧的場面并不少見。
國慶節前夕,十幾名中國游客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市的一家蘋果店外為爭購iPhone6發生打斗,共有3人被捕。警方稱,發生打斗的兩幫中國人因排隊時懷疑對方插隊而發生爭執。
國家旅游局發布的數據顯示,預計2014年出境游客人數將達到1.16億人次,旅游消費將超過1550億美元。隨著我國出境游客人數越來越多,提高文明旅游水平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旅行“無國界”時代早已開啟,不文明行為“無國界”的現象,理應早日消除。
“含金量”最高黃金周 旅行莫忘與“文明”同行
9月22日,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國慶節黃金周旅游市場趨勢預測顯示,由于今年中秋節與國慶節無法“拼假”,2014年國慶黃金周將成為出游人數最多同時“含金量”最高的黃金周——預計國慶黃金周旅游市場將接待4.8億人次,旅游收入將達到2700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長20%。
為倡導、培育文明旅游新風,國內諸多景區也紛紛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舉措,加以引導。
黃金周期間,西安市臨潼區啟動了“垃圾換水”活動,游客在華清池、驪山森林公園等景區游玩時,可以用自己的垃圾換得一瓶礦泉水。公園方表示,希望借此提醒游客做到文明旅游。
今年國慶假期,是三峽大壩旅游區對中國游客實行免收門票費用新規后的第一個長假,游客爆滿。記者留意到,景區中增設了許多垃圾箱,并有工作人員不時往來穿梭,提醒游客注意排隊秩序,并避免大聲喧嘩。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認為,旅行中出現不文明行為,與陌生環境所導致的“道德弱化”狀況有關。建議一方面要加強對于游客文明出游的倡導力度,及時提醒游客踐行文明之舉;另一方面,景區及地方部門也應加強管理,做好服務接待以及秩序維護等工作。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游覽中的不文明行為,除了著力引導、糾正之外,也應當及時明確處罰方式和處罰標準,倡導、管理與處罰并舉,形成合力,以便更好地破除旅行中的“不文明”習慣。(記者 劉紫凌、梁建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