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旅行后、入境后3周內,發現有發熱、極度虛弱、頭痛、肌痛、咽痛、結膜充血等癥狀,應立即就醫,向醫生說明近期旅行史,在入境時要向檢驗檢疫機構主動申報。
潛伏期內不具傳染性,但病人一旦開始顯現癥狀,就具有傳染性。病人的唾液、體液、排泄物等都有很高濃度的病毒。
昨天下午,廣東省政府舉辦埃博拉出血熱防控應急響應和處置綜合演練。林少春副省長任演練總指揮。目前,全省共確定廣東省人民醫院等27間定點收治醫院及廣東省疾控中心等3間病例篩查檢測機構。
演練總指揮中心設在廣東省人民政府應急指揮中心,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廣東省公安廳設現場指揮。演練模擬一位從西非某國到廣州經商的乘客,在機場口岸入境時經檢疫部門發現符合埃博拉留觀病例診斷標準,遂轉運至定點收治醫院進行隔離醫學觀察,經P3實驗室核酸檢測呈弱陽性。省政府啟動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公安、民航、檢疫、醫療衛生等相關部門立即按部門預案及工作方案開展應急處置,追蹤密切接觸者,排查可疑人員,開展醫學隔離觀察和健康監測等。
演練結束后,林少春表示,廣東國際交流頻繁,疫區人員來往較多,防控形勢嚴峻。演練的目的是要千方百計、嚴防死守,把埃博拉病毒擋在國門外。
林少春強調,一要高度重視,不能掉以輕心,要不斷完善埃博拉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二要切實履行部門聯防聯控職責,完善口岸、機場硬件設施建設,提前掌握民航旅客信息,加強信息互聯互通。三要完善應急措施,確保病患運送、收治及標本采集等重點環節高效、安全。四要嚴格處理好醫療廢棄物、生活垃圾和病人排泄物。五要配齊配強醫療機構設備和防護裝備,加強醫護人員、口岸工作人員、公安民警的防護培訓。
據悉,全省共確定27間定點收治醫院及廣東省疾控中心等3間病例篩查檢測機構。成立了臨床救治、防控、病原檢測專家組,制定了醫院感染防控相關預案和指引,組織定點收治醫院做好負壓/層流病床、呼吸機、負壓救護車、防護服、口罩等防護物資準備。在口岸、醫院及非洲人密集居住社區、派出所、酒店發放中英法文的宣傳單張、健康告知書近20萬份。
非洲采購商
截至15日
4591人
去年同期
6309人
“埃博拉及登革熱疫情等突發事件給采購商與會帶來不確定因素,本屆采購商與會形勢較為嚴峻。涉及疫情的西非國家,采購商會受到影響。”
根據上屆的經驗,非洲的采購商大約有13000多人。按減少27%來計算,本屆仍有9000到1萬。“既然他們通過了海關檢驗檢疫,進入中國的國門,而且具備參會資格,廣交會不會限制。”
——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劉建軍
廣東埃博拉出血熱初篩實驗室名單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知多D
病毒傳播:
接觸感染者血液、唾液、汗水等
埃博拉病毒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血液、唾液、汗水、體液等分泌物、排泄物,及其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傳播。密切接觸感染死者,或醫護照顧、診療、護理患者時感染防護措施不足,也易受感染。
本次在非洲大陸橫行的埃博拉病毒,是其亞型中最致命的扎伊爾埃博拉病毒,綜合致死率最高,達到近80%。
感染表現:
高燒 咽痛 嘔吐 腹瀉 皮疹
人們感染該病毒后會出現高燒、咽喉痛、肌肉疼痛等癥狀,繼而出現嘔吐、腹瀉、皮疹、肝腎功能受損等。隨著病毒在體內擴散,多個器官開始壞死,感染者最終因廣泛內出血、多發性器官衰竭等原因死亡。
埃博拉病毒潛伏期為2天至21天,目前認為潛伏期內不具傳染性,但病人一旦開始顯現癥狀,就具有傳染性。病人的唾液、體液、排泄物等都有很高濃度的病毒。
防護措施:
旅行別接觸果蝠、猴子或猿類
目前階段,如要前往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及周邊等西非地區,應當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特別要避免接觸高風險感染動物,如果蝠、猴子、猿類或靈長類及其他野生動物。如果懷疑某動物已被感染,則不要再去處理它們。避免與可疑病人接觸,避免直接接觸患者或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和排泄物等。食用當地動物產品前應確認食物已被徹底煮熟。(文/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粵衛信 除署名外)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