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市民價值11萬元手機被人撿走,失主給自己手機發短信,希望撿到的人歸還,但一直沒回信,報警后,民警陪著失主在商鋪挨家走訪尋找,失主表示如果拾到者能歸還手機,當場酬謝五千元。話音剛落,一位小伙子奔來,稱手機被自己撿到了。
故事開始前,先認識下這個手機
全手工打造,還鑲有寶石黃金
這個失主丟的是一款價值11萬元的VERTU牌奢侈品手機,記者了解到,VERTU是諾基亞所成立的全球第一家奢侈手機公司。VERTU起源于拉丁文,意為“高品質、獨一無二”,宗旨就是替世界各地的富翁量身定做手機。
該款手機全手工打造,工藝流程繁復精細,采用寶石、白金、黃金、高檔皮革等作為制造材質,有些款型甚至手工鑲嵌數百顆鉆石,一般價位在十幾萬人民幣,最貴達到九十多萬人民幣。對于手機這種電子產品而言,可謂奢華到極致。該款手機在功能配置上一直比較保守,直到近年才推出智能手機。
第一幕 丟了 價值11萬手機落在商場洗手間
25日下午兩點左右,南京新街口派出所接到市民報警稱,下午一點半左右,自己去商場洗手間方便,洗完手后,將價值11萬元的VERTU牌奢侈品手機忘在了洗手臺上。
失主侯先生告訴民警,他上完洗手間半個小時候后才發現手機不見了,不知道拿手機的人這會兒還在不在商場里。自己手機里有很多生意伙伴的聯系方式,丟了就麻煩了。民警伍孟俊了解情況后,立即帶侯先生找到了商場的保安部門,要求調取監控。遺憾的是,侯先生放手機的洗手臺處是監控死角,無法看到是什么人拿走了手機。而當時進出洗手間的人比較多,不僅有商場商鋪的員工,還有很多消費者,無法確定是什么人拿走了手機。
第二幕 懸賞 重賞五千元令撿拾者現身
伍孟俊先試著撥打了侯先生的電話,發現還能打通,從這點判斷,撿到手機的人暫時還沒有將手機據為己有的意圖。于是,侯先生試著給自己手機發了條短信,不過,對方并沒有回復。隨后,民警帶著侯先生在4樓的商鋪走訪。伍孟俊挨家挨戶找來商鋪經理,向他們說明情況,讓他們詢問當天在職的所有員工,是否看到侯先生的手機,如果撿到了最好趕快還回來。“按法律規定,這么大額的物品,在失主找上門來還拒不歸還,就構成侵占罪。”
侯先生則表示,如果拾到者能歸還手機,他會當場給五千元作為酬謝。當詢問到第六家商鋪時,侯先生剛講完有五千元的酬金,一位小伙子就從里面跑了出來,“我撿到手機了。”
第三幕 酬勞 撿手機小伙擔心拿錢“違法”
小伙子姓張,他說,當天他去洗手間時發現了手機,覺得外觀時尚、精致,就拿走了。回到店里后,他發現自己不太會用,既不會關機,也不知道如何接聽電話,就繼續放在身上。當他聽到有人尋找手機,而且愿意出五千元酬謝時,他就想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侯先生接過手機后就掏出了錢包,當場拿出五千元要交給小張。此時,小張卻有點不好意思了,不敢伸手接錢。“我拿這錢會不會也犯法啊?”小張說。“不會的,這是侯先生給你的酬謝,可以拿。”伍孟俊笑著說。小張說,這五千元錢抵上他兩個月工資。在感謝了小張后,侯先生又拿出一千元給伍孟俊,對此,伍孟俊表示,這是警察的職責所在,堅決拒絕了侯先生的好意。
律師觀點
拿報酬沒問題 不歸還就是侵占
那么,小張拿失主報酬的行為,在法律上有沒有問題呢?對此,記者詢問了有關律師。
律師告訴記者,完全沒有問題,對此不必有道德負擔。我國《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就此事而言,雖然撿東西的小伙子為保管手機并未支出什么費用,但是,失主侯先生已經明確表示愿付五千元酬金,這就是一種懸賞,他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當然,如果小伙子不要報酬就把手機還給失主,就更是一種值得贊揚的美德了。(羅雙江 楊維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