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發給支書袁圣賢送錦旗。
近日,在水城縣南開鄉犀牛村,一向安靜的村子瞬間熱鬧起來。聽到村支書袁圣賢即將奔向新的崗位,到六盤水市月照機場管理處任職的消息,在新建成的村民活動室門口,七八十名村民捧著錦旗、提著鞭炮、扛著牌匾紛紛趕來送別即將離任的村支書袁圣賢。
犀牛村十四組組長吳開林舉著一頁手書信箋,將袁圣賢為鄉親們做過的一些實事寫在紙上:“帶領群眾修建硬化通村公路;支持雙橋水庫建設,解決水庫移民用水困難;為六組村民李永權修建住房……”一頁紙,不過寥寥百余字,卻道出了鄉親們和支書的魚水深情。
“再也找不到這么好的支書了,修活動室的時候,袁支書白天背磚、上沙、拌灰漿,帶我們砌墻,晚上就在活動室邊邊搭的小棚棚里睡,兩個多月都是如此。這就是真正地在踐行群眾路線啊。”吳開林對記者道出了心里話。
2011年3月,退伍返家的袁圣賢帶著一腔熱血投入到犀牛村的工作中。從當支書的第一天起,無論風霜雨雪、炎炎夏日,還是在村寨鄰舍、田邊地頭,村民們時?匆娫ベt忙碌的身影……
他挎著布包、拿著小本到農家訪貧問苦,收集群眾訴求;他帶著資料、揣著民聲到鄉鎮竭誠“化緣”,解決村里難題;他蹲在田坎為群眾講解政策,與村民商討養豬、種植等致富門路……
3年的默默奉獻,犀牛村變了:袁圣賢先后爭取到各類幫扶資金36.3萬元,新建了村民活動室;爭取幫扶資金72.8萬元修建小水窖,徹底改變了村民挑水吃的歷史;完成2365米的通組公路硬化……
“人民的好書記、黨員的排頭兵”,“熱情服務、為民排憂”……鄉親們送來的一面面鮮紅的錦旗既是對袁圣賢工作的肯定,更濃縮了村民的不舍與期盼。
看著送行的鄉親,袁圣賢動情地說:“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工作上的進展,成績是大家的,問題是我的,無論我到哪,我的心都會和犀牛村永遠貼在一起,支持村子的發展。”(作者: 趙嬋娟 韓宗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