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持續推進,在 “一村一品”項目的推動下,丹寨縣農業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各村結合實際,凸顯自身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果樹+養殖”立體農業,尋找致富竅門,抓牢生態經濟的“錢袋子”。
眼下正是椪柑采摘上市的季節,在興仁鎮擺泥村文興貴的椪柑園里,老文和前來幫忙的親戚們正在采摘今年的碰柑。
自2001年開始試種,在文興貴的精心管理下,種植椪柑后的第三年就他有了收益,由于掛果率高,連年實現大豐收。老文說,現在他種有20畝的椪柑林,通過碰柑的收成,他們一家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這五六年來每年都收入在4、5萬斤以上,按6角錢斤批發的話,四六二萬四,除4千元錢的本錢,還剩兩萬元錢。每年都有這樣的收入。”文興貴告訴記者。
看到老文種植果樹掙了錢,村里發展水果種植的村民也逐漸多了起來,遇到什么不懂的都會跑來跟老文學習取經。
“搞這么多年,也有好多人看到我有收入了之后,對面那家的荒土是種苞谷的,他感覺種苞谷都還沒有種水果的高。他們也在想來種這些桔子、椪柑之類的。我也用我10多年來的經驗去指導他們,把這個果品產業來當我們村子一個致富產業來發展。”文興貴說。
扶持農業產業發展,解決群眾增收致富難題,是該縣發展高效農業的核心。在縣政府和黨委政府、幫扶單位的幫助下,老文在果林里養起了土雞,發展立體生態農業。
“(雞)今年才開始飼養,林下養雞的好處在于雞的糞便拉在土里,還幫我把樹根(的蟲)全部吃光,兩尺左右的樹根上的蟲,雞都去吃了,吃了之后它的糞便留在土里,土質就肥了,土肥了,蟲去了,不用打農藥了,水果就好了。”文興貴說。
老文告訴記者,通過政府扶持,自己養了1000羽雞苗,并免費教授養殖技術,通過一年的養殖,他養的雞已經出售,目前,老文已經賣出100多只雞,純收益在三千元左右,因為自己的土雞長相好,肉質鮮,銷路非常可觀,接下來的700只雞將會給老文帶來更高的收益。
“ 養雞方面有3萬元,果園有2萬多元,像我們農村家庭有5、6萬元的收入也已經差不多了。”文興貴高興的說。
在林下養雞得到了很大的成效后,文興貴有個更大膽的想法,他計劃明年擴大養殖規模,在果園內建一個農家樂,把生態園的經營模式提高一個檔次,實現全面發展。
“我的夢想是明年把房子裝修好了,搞一個農家樂,讓更多的人來里面抓雞煮吃,親自來摘水果,增加社會人的快樂。”文興貴興奮的說。(李晨 楊露婷 龐忠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