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凱里經濟開發(fā)區(qū)把電子商務平臺建設與建立農特產品、民族民俗工藝品、文化旅游產品等特色產品營銷網絡有機結合起來,快速推進電子商務工作,努力拓寬當地產品線上線下營銷渠道,促進當地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發(fā)展。
該區(qū)兩個電商示范基地建設接近尾聲。貴州犇牛文化產業(yè)投資開發(fā)有限公司在下司建立電子商務產業(yè)基地,即將完成電商網站開發(fā),10月底前將試運行。計劃12月上線app及電商微官網,目前已與62家產品供應商達成216種產品展示和銷售協議,預計11月份到位,12月隨app等同步上架,同時開通各類電商平臺,分類營銷平臺并上架。苗妹電商基地建設完成投資500萬元,建成2900平方米的電商基地大樓,目前已完成一、二層樓內粉刷及地板磚鋪設。一樓布局為土特產品展示廳,二樓布局為電商平臺,三樓為電商人才培訓場所,4至6樓布局為高中檔住房,與“苗妹非遺博物館”融為一體,為旅客提供食、宿、游、購一條龍服務。同時,苗妹電商基地已培養(yǎng)電商技術人員4人,購置了照相器材,建立了“苗妹銀飾”網絡平臺,計劃11底前上線運行。
兩家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正在開展技術測試。其中,貴州巨象和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開設了“我的相鄰”線上購銷平臺。貴州水木華開科技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貴云仙品農特產電子商務平臺”,從事當地原生態(tài)農特產品集中包裝、營銷和推廣,配套提供企業(yè)品牌、企業(yè)形象包裝、營銷策劃、產品銷售、技術支持及相關人員培訓等服務;今年4月以來與凱里第一職校共同開辦電子商務專業(yè),開展校企合作,培養(yǎng)學生100余人學習電子商務理論知識。目前,“貴云仙品農特產電子商務平臺”正在開展技術測試,與當地6家種養(yǎng)專業(yè)戶、2家本地企業(yè)簽訂了合作協議,用戶達到500余戶,當地土雞蛋、黑毛豬、保健茶等特色產品開始上線銷售,正在沿海大中城市尋找土特產品區(qū)域代理。
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點已建設兩個。下司鎮(zhèn)銅鼓村、清江村電子商務服務點建設均與“村郵樂購”郵政服務點建設有機結合,借助“村郵樂購”物流配送優(yōu)勢,以“農村電商+鄉(xiāng)村物流平臺”模式,聯合打造“農民生活資料進村和農特產品進城”的農村電子商務雙向O2O平臺。目前,這兩個農村電商服務點已經掛牌,正在購置農特產品展示柜架,預計11月初可投入運行。(蔣建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