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3月26日上午9點,雷山縣大塘鎮的干角村熱鬧非凡,近百苗族同胞圍著一輛小貨車“瘋搶”紅米谷種。
“昨天我在村喇叭聽到,明天8點黔綠春生態食品有限公司來送紅米谷種,我今天上午7點就過來村口等候了,哪知我到后,有的人還比我更早。”村民迭往九說。
公司與農戶簽約紅米種植
雷公山紅米秧苗移栽
從和村民迭往九的交談中了解到,他自2013年以來開始和黔綠春生態食品有限公司簽約種植雷公山紅米以來,一共收入了23609元,2013年種植4畝,共收干谷2107斤,每斤3塊,收入了6321元,2014年種了8畝,共收干谷4322斤,每斤4塊,收入了17288元。
當我們問到他為什么這么早來領種子,他說:“你不是農民,你不知道,種植高桿紅米比種雜交水稻省工、省錢、省事,種雜交水稻,需要化肥,每畝化肥至少100多元,殺蟲要殺3次以上,種紅米不需要化肥,一施化肥,紅米就要死掉,二不要殺蟲,高桿紅米的葉子相對雜交水稻要硬沒有甜味,病蟲害較少,三是不需要買種子,四是種植紅米公司還有補貼和給農家肥。今天來得早,說白了就是來搶種子,來晚了,種子就沒有了,今年我想擴大種植規模,租了別人5畝田,再加去年的8畝,就13畝了。”
雷公山紅米種植基地
雷公山紅米收購
“我們賣的不僅僅是紅米,我們是賣生態,賣健康,賣雷山縣的青山綠水資源。”雷山萬城生態農業公司唐俊平總經理說。
“雷山縣森林覆蓋率達72%,每立方厘米有5.2萬個負氧離子,無任何工業污染,空氣清新,一年365天,天天空氣質量都是良以上。”雷山縣環保局介紹。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