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昨天上午10時20分,江西臀部連體女嬰分離手術開始,下午1時連體女嬰成功分離;下午3時38分,縫合手術全部結束,兩名女嬰被推出手術室。至此,我國連體嬰兒分離手術中首次采用3D打印技術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獲得成功。該對連體女嬰于今年3月17日出生于江西贛州市寧都縣人民醫院,3月20日轉至上海。
據領銜手術的副院長鄭珊教授介紹,這次手術的最關鍵部分就是神經與肛門如何分離,如果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神經破損和肛門失禁。好在借助了先進的3D打印技術,等比例還原了連體嬰兒的解剖結構,把需要分離部分的解剖位置顯示得一清二楚,使手術路徑精確到位,就連皮膚的縫合也模擬設計好,醫生每一項步驟都心中有數,從而保證了這次分離手術的成功。
分離后的兩名女嬰由兩組醫生分別繼續手術。重點包括神經部分的檢查和修復,以及重建肛周肌肉環、肛門成形和會陰部成形。鄭珊說,手術之所以成功,不僅體現在分離部分上,兩名女嬰的陰道部分也沒有受到任何損傷,換句話說,對今后的生育也不會帶來任何影響。
記者了解到,兩名女嬰如果能夠順利地度過感染關,同時防止腦脊液,兩周后就可以出院了。
作者: 朱國榮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