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則“堅持販賣兒童判死刑”的帖子刷爆了網絡,全職媽媽王女士在積極轉發之余,因擔心自己的小孩被拐,精神緊張、夜不能寐,甚至只讓小孩在眼前玩。
25日上午一大早,一位年輕女士出現在市漢口醫院心理康復科門口。滿臉焦慮的她一見到醫生就激動地說:“大夫,這段時間我天天擔心孩子被搶走,連續三四天失眠,今天右眼又跳得特別厲害,會不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我該怎么辦呢?”
原來,王女士家住漢口百步亭小區,30歲出頭的她自從5年前生下一個可愛的寶寶后,就在家做起了全職太太,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上周,微信、微博被“堅持販賣兒童判死刑”的圖文帖子刷屏,且接力者眾多,幾乎席卷網絡。大量與拐賣兒童相關信息令王女士惶恐不安,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被搶走。
在剛剛過去的端午節小長假,王女士一家人出去游玩,她總是覺得有人盯著自己的小孩,不敢放開手讓孩子去玩,總是把孩子抱在懷里,即使下地玩也必須在眼前范圍內,結果孩子不滿意,家人不理解,她也照顧得很累。
“一想到要去人多的地方,我就擔心孩子安全,整晚睡不好,做夢內容全都是孩子遇到了人販子。”意識到自己可能在心理方面出現問題后,王女士趕緊來到漢口醫院心理康復科進行咨詢。
經該科胡紅濤主任診斷,王女士的狀況雖然還不至于患上焦慮癥,但卻屬于境遇性焦慮情緒癥。王女士就是在網絡信息的突然轟炸下,加上對自己小孩的關心,出現了擔心孩子被搶的境遇性焦慮情緒。胡紅濤建議王女士多想想和孩子在一起的快樂時光,不要盲目跟風,孩子的安全固然重要,但也不要擔心得夜不能寐,反而要休息好才能有更好的精力去照顧孩子。(記者李揚通訊員譚俊偉陳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