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大河報記者接到群眾反映,開封市汴京黃河浮橋上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兩輛大貨車將浮橋壓斷之后掉進黃河中。
現場
大貨車超另一貨車時,浮橋被壓垮
記者接到反映后立即趕往位于水稻鄉北部的汴京黃河浮橋,大老遠就看見浮橋中間停留著一輛紅色大貨車,河對岸還停留著多輛等待過河的大貨車。走近一看,浮橋南側靠近河岸的橋面被另一輛大貨車壓入水中,貨車的車頭已經被拉出,清空的車廂還在水中,幾名工人正把從貨車上卸下的沙子拋進黃河內。在河岸上,由浮橋延伸出來的鋼板路面翹起一人高,一輛大型鏟車正在用鋼絲繩往外拖河中的車廂。
據圍觀群眾介紹,事故發生在凌晨兩點多,當時三輛大貨車先后駛上浮橋,其中一輛超車時和另一輛大貨車并排行駛,結果浮橋不堪重負被壓斷,貨車和橋面同時陷入水中,跟在后面的大貨車剎車不及,車頭也掉進水中。
“車上裝的都是沙子,一輛車的重量最起碼有百十噸,一次通過一輛還行,過得多浮橋肯定承受不住。”一名圍觀的老大爺說,浮橋上每天都會經過很多這樣的重型貨車,一般裝載的都是沙土等建筑材料,動輒上百噸。
記者在附近找到了駕駛貨車超車引發事故的司機劉某,證實了老大爺的說法。
記者在橋頭看到了管理部門公布的《過橋須知》,上面明確規定“車輛和行人要服從工作人員的指揮,按先后順序進入浮橋各行其道,不得搶道、逆行、強行、超車、調頭。禁止危險品車輛、超載貨車,通過浮橋。”
此外,《過橋須知》上還印有警告標志,標志上顯示,浮橋限重120噸,每軸限重10噸。
但是劉某告訴記者,他在上浮橋之前,并沒有看到工作人員,也沒有人進行引導和管理。
隱患
浮橋為何成為重型貨車的“綠色通道”?
據了解,黃河浮橋本來是為了方便黃河兩岸群眾的來往需求,但是自浮橋建立之后,逐漸成為一些重型貨車的“綠色通道”,很多從新鄉等地拉沙的重型貨車為了多拉快跑,都會選擇走黃河浮橋以縮短行程,這些重型貨車的載重量都在幾十噸或上百噸,不僅給浮橋的安全帶來威脅,還會對灘區環境和大堤路面造成危害。
為了規范浮橋管理,我省自2003年起施行了《河南省浮橋管理辦法》,其中明確規定:禁止超過浮橋限定噸位的車輛、超限超載車輛通過浮橋。浮橋渡運企業應當制止禁行重載車輛以及運輸易燃、易爆等危險貨物的車輛通過浮橋,并實行單車單向通過浮橋。浮橋渡運企業安全管理人員應當進行現場指揮。
上級有《管理辦法》,現場有《過橋須知》,但上百噸的重型貨車在浮橋周邊卻隨處可見,這些重型貨車是如何駛上浮橋的?此次事故暴露出的安全隱患,管理部門又將如何處理?本報將繼續關注。 (首席記者周斌 實習生 席小超文圖)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