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點穴高壓氧輪番上陣 媽媽每天說話念書放歌曲 19歲男生昏睡198天被奇跡喚醒
陽光少年突然倒地
余品佳是三峽大學光電專業大二學生。在同學們眼里,他好學而陽光。2015年3月25日,余品佳像往常一樣和同學們一起上拉丁舞課。不料,正在認真做動作的小余突然說頭疼,很快昏倒在地,任同學們怎么呼喚也沒有反應,大家迅速將其送往葛洲壩人民醫院。頭顱CT提示:右側腦出血,并破入腦室。經及時手術搶救,余品佳命救回來了,但從此陷入昏迷。
一定要讓孩子醒過來!小余的父母雖然都是普通工人,家庭月收入不過5000元,但他們堅決不放棄。輾轉了3家三甲醫院神經外科住院,孩子仍持續昏迷,并多次出現類似癲癇的癥狀。周圍好心人都勸這對夫妻放棄,趁現在年輕還可以再生一個,可他們一致堅信:“我兒子一定會創造奇跡!”
邊按摩邊“自說自話”
“多昏迷一天,醒來的可能性就減少一分。孩子的父母和醫生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內科肖勁松副教授看過病孩后感慨地說。
7月6日,小余父母將兒子轉到家鄉的鄂州市中醫院時,孩子生命體征基本穩定,但肌力為0,大小便失禁,仍處于持續昏迷狀態。該院腦科中心、康復科等專家通力合作,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外科張捷教授、康復科廖維靖教授等專家的配合下,制訂了完整的康復計劃。既運用了傳統的針灸醒腦開竅法、點穴推拿,又堅持高壓氧及德國先進的吞咽治療等多項康復手段。
鄂州市中醫院護士長江光耀負責指導媽媽進行康復延伸護理。媽媽每天在兒子病床前給他念書,和他“對話”。“兒子呀,你過年的時候還說不讓媽媽打工那么辛苦,你要掙錢養我和你爸的。你快點醒來呀,我們都等著那一天呢……”“佳佳,以后媽媽一定抽空陪你打羽毛球,多陪你說話。你小時候,我們都為生活忙碌,沒有時間給你講故事。你喜歡林志炫,媽媽給你聽聽他的歌吧……”每天在醫生做完治療后,霍玲還繼續一邊給兒子做按摩,一邊自說自話,她相信兒子有感應。
每天,護士來給小余做治療時,總是叫他:“小帥哥,快起來,我們現在要打針了!”大家都把小余當一個正常人,主動和他交流。張捷教授稱“這也是一種促醒”。
7個治療師教他吞咽
很難想象,一個植物人是如何“學會”吞咽的。鄂州市中醫院康復科主任操良松說,我們的7個治療師功不可沒,高壓氧治療、運動治療、語言治療、物理因子治療等,全都用上了。
在一個多月的吞咽訓練中,由于患者痰多,不能直接喂其食物,以免因為嗆咳引起肺部感染。吞咽治療師鄭旭祥就反反復復給余品佳做面部和咽喉部按摩,刺激他的咀嚼反射和吮吸反射。當他有了一點點意識后,通過聲光電不斷重復語言指令,給他喂冰,喂檸檬,刺激他產生唾液,出現吞水動作,直到有了咳嗽反射。
雖然兒子尚未醒來,但媽媽能夠親手給他喂食物了,霍玲信心大增,覺得希望越來越大。
兒子終于睜開了雙眼
10月9日,被霍玲當作兒子的新生日。那天早上,她在給兒子念書時,突然感到余品佳的眼皮動了一下。盡管很輕微,但媽媽的感覺是最靈敏的。從高壓氧艙出來,霍玲又感覺兒子的手動了一下。她激動地呼叫丈夫一起看。聽到爸爸喊“佳佳,再把手抬一抬讓我看一下”,余品佳真的把手緩緩抬高了,一公分,二公分……在場的醫生護士都和小余父母一樣激動:“醒了,醒了!”果然,小余慢慢睜開了雙眼。
霍玲一臉熱淚,聽著兒子小聲而清晰地叫了一聲媽媽,又急促地問:“兒子會數數嗎?”小余露出一個艱難的微笑,用力伸出手指,做出1,2,3……的表示,然后還彎起食指和拇指,做了一個“OK”的手勢。
詢問無數家醫院,借來百萬元治療費用,先后5次手術,以及日復一日的悉心照料,換來了這一刻。
康復之路仍然很漫長
昨天,中南醫院影像科徐海波教授比較余品佳發病后的3次CT片,鄭重地說,小余發病后,幾家醫院接力治療才使他終于醒來,但后期康復的路還很長。
神經內科肖勁松副教授介紹,大面積腦出血后最常見的后遺癥是偏癱,常伴有同側肢體的感覺障礙,如冷熱、疼痛等感覺減退或完全不知,有時還可伴有同側的視野缺損。腦出血常見的后遺癥主要是精神和智力障礙、失語等。康復科廖維靖教授表示目前鄂州市中醫院的康復治療很到位,使小余言語、肢體行為、認知等功能恢復很快。
昨天武漢晚報記者見到小余時,他說話較慢,但很清晰:“感謝爸爸媽媽,感謝醫生!我要堅持!”現在母子間的交流順利,康復很艱苦,小余經常是含淚堅持被綁在治療床上練站立,媽媽則用金星的故事鼓勵他;小余很要強,想盡快恢復并融入社會,他還拿起課本背英語單詞。雖然已借了巨額的醫療費,但小余父母說,花再多錢,我們付出再多精力,也不放棄,相信佳佳一定會重返學校,像過去一樣陽光向上!
從生到死有多遠?呼吸之間。19歲的余品佳昏迷198天后,終于在醫生和父母期盼的目光中醒來。媽媽霍玲抓著兒子的手眼淚直流,卻說不出話來。
近200個日日夜夜,她沒有放棄,醫生沒有放棄。媽媽守護著兒子,真正體會到那首《醒來》的生死一線感覺。昨天,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腦科中心的4名專家到鄂州市中醫院聯合查房時,稱這是醫患聯合創造的奇跡。
相關鏈接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肖勁松副教授解釋,所謂“植物人”,是指在嚴重腦損害后病人長期缺乏高級精神活動的狀態,對外界刺激毫無反應,不能說話,肢體無自主運動,眼睛可無目的的轉動,貌似清醒,其實昏迷,醫學上稱之為“持續性植物狀態”。昏迷是醫學上常見的臨床表現,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病人的死亡與昏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廖維靖教授解釋,“植物人”的康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意識恢復,第二是功能恢復。意識恢復是基礎,患者如能按指令閉眼、伸舌、皺眉等,說明意識已經恢復,可進行第二步即功能恢復階段,其原則是繼續進行意識恢復的部分治療,但重點是肢體功能恢復與社會功能恢復。“植物人”不但能催醒,而且有相當部分“植物人”是可以治愈的。如果患者一旦昏迷,應引起醫務人員及家屬的高度重視,要盡快綜合治療促其蘇醒。 (記者毛茵 通訊員高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