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呼和浩特市居民宋軍家里的液化石油氣瓶因需年檢卻“無處可檢”,他只能棄舊購新。可如今他新購買的氣瓶也即將需要檢驗,是再買一個新的還是干脆不檢繼續使用?宋軍犯了愁。
宋軍家住呼和浩特市艾博龍園小區,由于這個小區沒通天然氣,從2009年入住至今,宋軍只能用液化石油氣瓶來做飯燒水。2012年,宋軍一直使用的氣瓶在去加氣站加氣時被工作人員拒絕,原因是按照國家出臺的《液化石油氣鋼瓶定期檢驗與評定》的規定,液化氣瓶必須每4年檢驗一次,對使用期限超過8年的氣瓶,應報廢處理。
“加氣站工作人員告訴我,檢驗地方在昭君路,到了昭君路以后,附近的小商鋪、小商店我都打聽遍了,就是沒有找到年檢氣瓶的地方。”宋軍說,他后來只能再購買一個新的液化氣瓶,將舊的氣瓶按廢品賣了10元錢。
如今宋軍家的第二個液化氣瓶也到了年檢的時候,他多方打聽卻仍舊找不到這樣一地方。
據了解,目前呼和浩特地區登記使用的液化石油氣瓶約有15萬只,廣泛用于餐飲、家庭、賓館、學校等場所。呼和浩特人大網今年6月發布的一條消息顯示,這15萬只液化石油氣瓶未進行安檢,如果這些隱患不及時解決,可能引發安全事故。就在今年11月,呼和浩特市一家快餐店的液化氣罐泄漏引發爆燃事故,造成37人受傷入院。
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區一家石油液化氣加氣站內,工作人員介紹,從去年開始呼和浩特市地區年檢氣瓶要到土左旗,市區里沒有檢氣瓶的地方,但目前土左旗的檢驗站也處于停工狀態。工作人員還稱,在呼和浩特市共有7家液化石油氣加氣站,已經有3家因為存在氣瓶不合格、氣瓶超期服役等情況被迫關停。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液化石油氣瓶屬于特種設備的一類,具備一定的危險性,而且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會有泄漏的風險,負責呼和浩特地區液化石油氣瓶監管的是呼和浩特市質監局。
“現在呼市地區我了解的情況就是只有土左旗一個氣瓶檢驗站。”呼和浩特市質監局辦公室一名丁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土左旗氣瓶檢驗站正在檢修,至于什么時候能夠正常工作還不清楚。
為此記者專程趕往土左旗氣瓶檢驗站了解情況。在該檢驗站一個類似辦公室的房間內,記者看到僅有的一臺電腦以及5張椅子上積滿厚厚灰塵,一疊空白的《土左旗氣瓶站工作人員考勤表》隨意放在桌上。檢驗站的車間里,幾名自稱是“臨時工”的人員正在維修設備,他們告訴記者,這里的多個設備都有故障,需要一一檢修,對于檢驗站何時能正常營業他們說不出具體的期限。
那么,對于呼和浩特市的氣瓶檢驗站何時正常營業、待檢的15萬只液化石油氣瓶何去何從等問題,中新網將繼續關注。(尚虹波 烏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