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鎮遠縣㵲陽鎮甘溪村清朗坡山頂上,一只只小雞在林中穿梭覓食,呼吸新鮮空氣。林中有一片雞舍,不時傳出一陣陣“咯咯”的雞鳴聲……站在山頂環顧四周,可府視整個甘溪村和山后一大片烤煙地。飼養這群土雞的就是該村大寨組的小伙子唐興科,這是他的首次創業,選擇了合理利用生態資源發展林下養雞致富,但卻與大多數林下養雞戶有所不同。
見到唐興科,是在大寨組他的家中———一棟小木房里。大寨組位于一片高大樹林中,還有許多小樹、竹林,生態環境優美,據駐村干部介紹,寨中有大樹100多株。
“這里環境這么好了,你為什么還要到山頂上去養雞?”說到林下養雞,我們對小伙的做法感到迷惑。
“我覺得養雞一定要做林下養雞,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健康的食品才行。選擇去山頂上養雞,是因為山頂上空氣好,流通快,生態資源豐富,雞不容易生病。”唐興科認為,到了山頂上,將小雞進行放養,讓它們呼吸最優質的新鮮空氣,在林中做有氧運動,這樣養殖出來的雞肉質更優,口感更好,當然也不愁銷路了。
為了詳細了解唐興科不一樣的林下養雞,我們驅車來到了清朗坡山頂。
看到一群群健康的小雞在林中覓食,唐興科高興地為我們講述著他的創業的故事,“我第一批就購置雞苗10000只,現在每只雞已有1斤左右了。雞苗成活率相當高,這也得益于縣農業部門農技人員和駐村干部們的關心和支持,也為我送來了養殖技術。”
在唐興科的工棚里,堆放著數十袋玉米袋子,唐興科說:“光靠小雞在林中覓食是不夠的,必須加玉米等糧食喂養才行。飼養的雞絕不能喂飼料,否則雞肉不鮮,口感不好,這就失去了林下養雞的意義。”
不過,初次創業的他確覺得自己第一批購置的雞苗偏多了些,投資偏高,后期養殖周轉經濟不足,唐興科說:“如果有群眾愿意合作的,可以從他那購置 1斤左右的小雞,一是可以減輕負擔,二是還能帶動其它群眾發展養雞致富。”唐興科覺得自己初次創業經驗不足,在工棚、雞舍搭建方面也花費了不少,預計將 10000只雞養殖成熟至少需要30萬以上的投入,因此,在周轉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希望得到政府的幫助和扶持。(李安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