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中國公證協會2015年度年會上,中國公證協會會長丁露表示,過去一年間,涉及公民人身關系、財產關系、家庭關系的各類民事公證在全國公證業務中占據重要位置。截至2015年底,全國公證遺囑備案查詢平臺存儲的遺囑公證信息已增加到115萬余條,有效查詢達30余萬次。
“公證免費遺囑”“公益助殘惠農公證行動”“法律服務進一線”……過去一年間,各地公證行業積極推動公證公益工作常態化,全國全年共辦理法律援助事項30余萬件,解答群眾咨詢15000余人次,有力維護了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在去年發生的多起重大突發事件中,公證行業也活躍在法律援助的第一線。上海外灘踩踏事件、“東方之星”沉船事件和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發生后,上海、江蘇、湖北、重慶、天津等地公證行業迅速投入相關事故善后處置工作,及時開辟公證法律服務綠色通道,開展證據保全等公證業務,為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司法部副部長、中國公證協會黨組書記趙大程指出,過去一年,公證制度替代訴訟、預防社會矛盾糾紛、提高公民法律素養、擴大對外開放的法律制度作用日益凸顯。2016年,公證行業要著眼于建設完備的公證法律服務體系,把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作為公證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覆蓋城鄉基層的公證法律服務體系,加強公證法律援助工作,著力做好民生領域公證服務。(記者 白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