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技術發展的趨勢告訴我們,技術在互聯網時代是可以裂變式創新的,但是這個創新可以是利國利民的,也可能是傷天害理的,再加上人類固有的欲念,網絡的正義與邪惡、安全與危險始終在不停地爭斗著。拋開技術話題,歸根結底地講,網絡的危害的對象無外乎人的腦袋和錢袋,守護網絡安全的落腳點,歸根還是在人。不過這個“人”是具有特殊性的,在互聯網時代,很多人網上網下的言行并不完全一致,這或許是守護網絡安全的一個難題。一方面一些現實中循規蹈矩的個人會在網上肆意妄為、散布謠言、傳播木馬、實施詐騙等等,另一方面也會有一些人或輕信互聯網的神話,或想滿足自己在現實中實現不了的私欲,結果成了犧牲品。這些也警示我們,維護網絡安全不僅要跟技術拼速度,還要和人性中的陰暗面做斗爭,必須尺寸不讓,分秒必爭!
守護網絡安全需分秒必爭,同時也有路可尋,至少在五個方面應抓緊抓好:技術安防要“水漲船高”,技術不斷更新,安防永無止境,只有“知己知彼”,防火墻才能防得了“賊”,殺毒軟件才能殺得了“黑”;依法治網要“步步為營”,技術能伏“魔”,還需要法律來撐腰,法律要把網絡技術“病毒”和意識“病毒”的空間一步一步擠掉;網絡正能量要“茁壯成長”,不僅要培育正能量,還要引導正能量茁壯健康的成長,用正能量的空間擠壓負能量的擴散;網絡安全意識要“警鐘長鳴”,網絡作為第五疆域,不僅成為人民群眾生存的又一片“國土”,也成為了敵人覬覦的新利益板塊,甚至可以成為敵人侵略的突破口,必須時刻警惕;網絡安全面前要“人人平等”,任何網民都沒有特權,網上網下的身份“證”要一致起來,法人和自然人在網絡安全上也要享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不能只讓個人盡義務,一些法人卻行動滯后而沒有說法。
網絡安全,沒有一勞永逸的安全,惟有用分秒必爭的守護,才能真正將網絡清朗起來。(譚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