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三體船航行海域的夏威夷火奴魯魯(檀香山)當地海事救援機構派出搜救飛機,發現了帆船,但甲板上無人。第二架搜救飛機也已飛抵事發海域,擴大搜救范圍。美國海軍確認已派兩艘船馳援,搜救人員將登上三體船檢查。
郭川駕駛帆船于北京時間10月19日5時24分11秒從舊金山金門大橋出發,以上海金山為目的地,進行單人不間斷跨太平洋創紀錄航行。
北京時間10月25日15時左右,郭川與岸隊和親友通過衛星電話聯絡,通報當時航行情況,自述航行順暢,估計將于11月5、6日抵達目的地上海。
通話結束后不久,岸隊觀察到帆船在美國夏威夷海域出現航速減慢的狀況,于是嘗試聯系郭川,但郭川對衛星電話和互聯網通信均無應答。由于郭川需要節省海事衛星電話的數據流量,他通常在不需要與岸隊聯絡時關閉衛星電話。此時帆船位于夏威夷西約900公里海域,由船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支持的航行軌跡跟蹤儀是唯一可以確認帆船仍在繼續航行的信息來源。此后,郭川持續失聯。
北京時間26日上午7時,在郭川岸隊的協調下,在中國駐洛杉磯總領事館和國際海事救援中心北京分部的全力協助下,靠近三體船航行海域的夏威夷火奴魯魯(檀香山)當地海事救援機構派出搜救飛機,前往事發地點。
5個多小時后,郭川岸隊收到北京國際海事救援協調中心的消息:美方派出的固定翼搜救飛機經四小時飛行已趕到帆船所在海域,發現帆船大三角帆落水,甲板上沒有人,無線電對講機呼叫無應答,飛機在盤旋一小時后因油耗限制返航。
隨后,郭川團隊從洛杉磯總領館得到反饋,領館聯系了檀香山的搜救機構,強調了對搜救工作的關切,要求繼續搜索工作且加大范圍。在第一架搜救飛機返航途中,另一架搜救飛機已經起飛進行搜救飛行。另外,美國海軍確認已派兩艘船前往三體船,進行登船檢查。(馬邦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