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年來,中國高鐵在掌握世界先進技術裝備的基礎上,正在向智能高鐵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鐵路總公司總工程師何華武6月24日在長春表示,中國正在全力推進智能鐵路藍圖,其中的智能高鐵將實現鐵路更加安全可靠、更加經濟高效、更加溫馨便捷的目標。
隨著高速鐵路的快速發展,鐵路網的越組越密,對國與國、城與城之間的經濟貿易和社會進步都起到了促進作用,但面來越來越便捷的運輸形式,老百姓們在享受鐵路帶來的高效便捷的同時,也會對鐵路的安全可靠、經濟高效、溫馨便捷提出進一步的展望,高鐵智能化的出現,讓老百姓的展望成為現實。
何謂高鐵智能化?何華武將其定義為采用云計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BIM先進技術,全面感知、安全運輸、融合處理和科學決策,推動鐵路從數字化向智能化發展。筆者將其通俗的理解為產品智能化、裝備智能化、生產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而智能化的目標,最終還是落在智能化的服務上。
高鐵智能化讓人們出行變得超乎想像。近日,中國中車各子公司就智能制造與韓國三星等企業共同探討了智能制造的未來形式,共同提出在不久的將來,乘客可以再高鐵上隨時使用手機觀看視頻、自動點餐、到站自動提醒,實時監控行李架上的物品等,這些都將成為我們軌道交通的標配,目前衛星傳輸的網絡系統正在開發,通過衛星的連接把互聯網引到高鐵車廂去,包括手機也能通過衛星傳輸,解決現在高鐵因為運營速度比較快,基站頻繁的切換,造成手機信號時好時壞的情況;在鐵路安全方面,智能高鐵列車將使用工作狀態自感知、運行故障自診斷、導向安全自決策的智慧動車組,中國鐵路人構建的總體水平處于世界先進水平、部分指標國際領先的成套技術標準和系列化設備,將為中國高鐵打造牢牢的安全根基,高科技智能支撐讓高鐵更加安全可靠;在高效經濟方面,具有工程質量、設備裝備、運營管理、服務品質均達到一流標準的京張智能高鐵,在助力2022年北京冬奧會實現北京——延慶——張家口賽區“一小時”通達。這一系列重大突破,讓人們在旅行途中的舒適感劇增,讓人們的出行變得超乎想像。
高鐵智能化促進當地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鐵路網營業里程達12.4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網營業里程已突破2.2萬公里,中國高鐵占世界高鐵比例達60%。在高速鐵路網迅速擴大的現狀下,智能高鐵的出現讓當地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錦上添花。就京張智能高鐵而言,借助北京冬奧會的東風,京張智能高鐵全線預計2019年年底通車,屆時,從張家口至北京最快車次的運行時間將從現在的3小時12分縮短至1小時,京張智能高鐵的建成將以高速度、高效益促進京張兩地的聯動發展,加速人流、物流、現金流的流通,拉動地方乃至全國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同時促進了我國東西方交流,使老百姓 生活更加便捷,進而使老百姓生活幸福指度增加。
高鐵智能化彰顯了建國以來的飛躍發展。隨著時間車輪的滾滾向前,我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建成至今,老式的蒸汽機車和內燃機車逐步被電力機車和動力組所取代,如今更是逐步進入了高鐵智能化時代,從鐵路到高鐵再到智能高鐵的變化,體現的不僅僅是鐵路的發展與壯大,更彰顯出了我國建國以來的飛躍發展,展現出中華民族艱苦奮斗、努力拼搏的精神。
目前中國高鐵已構建成套的技術標準和系列化設備,總體處于世界先進水平,部分指標國際領先,這是中國鐵路高鐵人砥礪前行,勇攀世界科技高峰拼搏進去精神的縮影。筆者相信,隨著智能高鐵的不斷發展建設,百姓的出行會越來越便捷,中國鐵路的形象和口碑會越來越好,我們的祖國會更加繁榮昌盛。(吳夏璐)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