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溜達,大家肯定對遍布報亭、小賣店和學校門口的烤香腸不陌生吧?
一根腸,兩塊錢,烤得外焦里嫩,等公交或路過的時候,許多人會買一根解解饞。領著孩子的家長,也會給孩子買一根當做零食。然而,大家在享受烤腸美味的同時,有沒有考慮過:這2元的烤腸里,有沒有肉?都是什么肉?
小作坊非肉烤腸竟與正規廠家烤腸味道無異
據業內人士介紹,正規一點的廠家可能會用雞肉等,一般主料是雞大胸、雞皮、鴨皮,然后就是主要增香物質——豬肉香精,紅曲紅色素,防腐劑,再者就是降低成本的填充劑——淀粉。
還有的廠家可能會用狐貍肉、貂肉等。因為這些肉來源于養殖場,養殖場大多只要毛皮,肉比較便宜。有些黑心廠家,為了降低成本,獲得最大的利潤,可能會更多使用非肉類材料。
有消費者可能會問了,這些肉跟家禽、家畜的肉味肯定不一樣,沒法區分嗎?實際上,如果里面加上豬肉香精,一般人很難分辨出來。
此外,街邊的烤腸機一開就是一天,烤腸中一些營養成分在高溫加熱過程被破壞。
家里燉肉、燒肉的時候,都不會放香精。街邊烤腸香氣特濃的,許多是因為加了香精、香料。
常吃小作坊烤腸易得腸胃病
經常吃這類食品,對身體到底有沒有危害?調查發現,和不常吃加工肉制品的人相比,常吃加工肉制品的人,有更大的幾率患腸胃方面的疾病。
還有一種物質不得不提,那就是亞硝酸鹽。在香腸的加工中,亞硝酸鹽不得不添加,一方面會使肉制品顯得鮮嫩;另一方面作為防腐劑,防止肉毒梭菌產肉毒素,延長肉制品的保質期。
一般來說,如果按照國家標準添加亞硝酸鹽,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是,市場上有一些小作坊過量使用,那就危險了。
專家表示,香腸等加工肉制品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要經常吃、大量吃。更要選擇去可靠的正規的店面購買。在食用的同時,適當吃些新鮮蔬果,可以降低患病風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