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中午12時許,位于四川綿竹市的在建寺廟九龍寺突發大火將“亞洲第一高木塔”燒毀。截至發稿,綿竹市政府新聞辦公室最新通報稱,10日下午4時30分火勢已撲滅。火災造成九龍寺大雄寶殿、祖師殿、毗盧佛塔燒毀,過火面積800余平方米,無人員傷亡。
四川綿竹九龍寺突發大火
12月10日中午,一場熊熊大火刷爆了不少四川網友的朋友圈,根據現場網友拍攝的多段視頻顯示,失火的是一處寺廟。視頻中,寺廟的大殿和一座塔式建筑都被大火吞噬,濃煙滾滾,寺廟周圍還有不少民居。
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此次發生大火的寺廟叫做九龍寺,位于四川省綿竹市九龍鎮新龍村。新龍村村委會工作人員王女士介紹,自己家就住在九龍寺邊200米的地方,著火后自己和不少村里人都前往現場協助維持秩序。
王女士表示,自己到達現場的時候是12點半左右,著火的只有兩座大殿,木塔還沒有著火,但是由于靠近木塔的大殿火勢太大,加上當時還有風,“風把火苗吹到木塔頂上第二層去了,塔就也著了”。她表示,現場不少村民都撥打了119,20分鐘左右消防人員就到達了現場。
大火歷時四小時被控制
當天下午2點40分,四川省綿竹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幸福綿竹”發布通報稱,2017年12月10日12點39分,綿竹市九龍鎮九龍寺突發火災。目前暫未發現人員傷亡。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之中,相關情況將及時向社會通報。
王女士告訴北青報記者,失火的寺廟還沒有修建好,也沒有對游客開放,所以里面多是工作人員,“加上又是午飯時間,很多人都吃飯去了,所以沒傷到人。聽施工人員說,這個木塔的木頭都是俄羅斯進口的。很多人都在感嘆,一頓飯的工夫,上億元就燒沒了。”
這場吞沒了兩座大殿、一座木塔的大火,終于在4個小時后被基本控制。10日晚上8點08分,綿竹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火災情況通報稱,下午4時30分火勢已撲滅。火災造成九龍寺大雄寶殿、祖師殿、毗盧佛塔燒毀,過火面積800余平方米,無人員傷亡。
目前正對火災現場進行全面排查,防止發生后續事故。有關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寺廟系“5·12”地震后重建
王女士告訴北青報記者,九龍寺在當地一直被叫做“靈官樓”。據傳靈官樓始建于明崇禎年間,是當時宰相首輔劉宇亮為紀念天官——王靈官而建。
在九龍鎮土生土長的蔣琪告訴北青報記者,靈官樓本來是道家的建筑,后來沒落了被改建成了學校,“我小時候就是在那讀的幼兒園,那時候幼兒園門口還會供香火。”
綿竹市官方通報中稱,九龍寺是一座經民宗部門批準設立的佛教宗教場所,位于綿竹市九龍鎮,距市區7公里。寺廟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全部損毀,2010年開始重建。
據當地媒體報道,重建的九龍寺占地20余畝,由七重金殿組成。其中被大火燒毀的木塔已修建8年,采用中國傳統卯榫結構,共16層高,號稱“亞洲第一高木塔”。
蔣琪提供的一張九龍寺大殿照片顯示,兩層的大殿二層懸掛著“靈官樓”的牌匾,一層懸掛著“古無隱寺”的牌匾,大殿屋頂漆成了金色,廊前懸掛著大紅燈籠。而如今這張照片中精致的仿古建筑還未來得及與游客見面,就已不復存在了。(李卓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