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石惠忠等11位省人大代表聯名向大會提交議案原案,建議制定貴州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條例,促進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用法治力量推動我省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再生資源是指在社會生產和生活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已經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價值,經過回收和加工處理后,能夠重新獲得使用價值的各種廢棄物,包括廢舊金屬、報廢電子產品、報廢機電設備及其零部件、廢造紙原料、廢輕化工原料、廢玻璃等。
“再生資源回收和利用不僅能緩解資源緊張,而且可以減輕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壓力。”石惠忠說,做好再生資源回收和利用工作,對于保護有限原生資源,進而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完全符合貴州守住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要求。
在實踐層面上,2006年起,包括貴陽市在內的一些貴州城市陸續成為商務部確定的城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城市,按統一標準建成了一定數量的再生資源綠色回收站、廢舊金屬市場、報廢汽車拆解中心、電子廢棄物拆解中心、二手車市場、舊貨市場等。特別是近年來,貴州省大力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再生資源回收和利用的理念漸入人心,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規模明顯擴大,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越來越明顯。
石惠忠介紹,從國家層面看,目前與再生資源回收和利用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有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等,一定程度上對貴州再生資源回收和利用工作起到了規范、促進作用。不過,這些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作出的規定大多不夠具體,加之貴州在再生資源回收和利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新問題,因此,制定貴州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條例有現實必要性。
提出議案原案的省人大代表們建議,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將制定這一條例列入2017年立法議題中,在全面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立足貴州實際,借鑒上海、河北等地做法,盡快啟動法規論證、起草、審議等各項工作,促進法規早日出臺。
議案原案建議,再生資源的回收管理堅持政府統籌、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原則,實現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鼓勵開展再生資源回收處理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以環境無害化方式回收處理再生資源;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建立回收、分揀、集散為一體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
同時,政府應當在立項、用地、資金等方面給予扶持,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引導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規模化經營;城鄉規劃行政管理部門在新建住宅項目審批過程中,應當結合垃圾回收設施統籌規劃再生資源回收站。
已建成的住宅項目,通過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托的物業管理企業提供再生資源回收站場地,所需場地不能提供的,由物業管理企業委托周邊回收站進行回收;村民委員會應當參與和指導村民分類處置生活垃圾,合理回收可再生的廢棄物;再生資源回收站應當保持環境整潔,并定期消毒,不得焚燒,經營活動不得干擾居民正常生活。
■場外連線
市民聲音:廢棄快遞包裝如何處理
2016年“雙十一”期間,家住觀山湖區的詹女士在網上“淘”了不少東西。“雙十一”結束后的一個星期,她接連收到數十個包裹。將這些包裹逐一拆封后,隨之而來的是大量廢棄包裝。
“我一個人都有這么多廢棄的快遞包裝,全市有多少,全省又有多少?”詹女士說。這些廢棄的快遞包裝中,有塑料的包裝袋、木質的包裝框架、紙殼等,其中最多的是紙殼。
“‘雙十一’結束后的幾天,樓下的垃圾桶都被廢棄的快遞包裝填滿了。”詹女士說。這些快遞包裝占用了大量空間,一旦隨意丟棄就會影響環境。如果能夠統一收集,進行回收利用,或者重復使用,相信能夠節省不少資源。
據了解,2016年“雙十一”期間,貴州快遞業務量急速增長,11月9日至20日,全省主要快遞企業業務總量達24031312件,同比增長30%以上,其中進口業務量達到21206313件,出口業務量達到2824999件。2016年“雙十一”派件峰值出現在11月15日,當日派件業務總量達2825167件。
貴陽市物資回收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塑料、紙殼、木質框架等廢棄包裝有一定回收價值。但是,對于企業來講利潤很少,想要實現集中回收再利用,還需要有政府引導及相關政策措施的支持。
部門聲音:構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完整產業鏈
“生活垃圾中的玻璃、紙張、金屬等是可以再利用的,加強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水平,對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有重要作用。”市城管局環衛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貴陽市一直在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等方面進行有益的嘗試和努力。2015年,貴陽市被列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為落實此項工作,市城管局制定《貴陽市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并組織各區(市、縣)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
其中,烏當區于2015年5月開始實施垃圾分類試點,11個小區5226戶(實際入住4447戶)參與試點,其中2861戶居民自愿成為垃圾分類會員,分類知曉率達85%以上,會員比例為64.3%。2016年,烏當區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共回收垃圾2106.07噸,其中廚余垃圾1333.14噸,可回收物518.51噸,其他垃圾254.42噸。
市城管局環衛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玻璃、紙張、金屬等能夠回收再利用的部分分離出來后,處理、加工、再利用的環節很重要。在此過程里,應該以市場化機制為引導,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實現可持續發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