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從提高醫療救助保障水平等方面發力 助農村貧困人口脫貧
近日,貴州省印發《貫徹落實〈關于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方案》,將從提高醫療救助保障水平、建立醫療扶助制度等八方面發力,助農村貧困人口脫貧。
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對于保障農村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實現到2020年讓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貴州省將做好以下八項重點工作任務——
提高醫療救助保障水平,切實減輕農村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負擔。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所有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并實行政策傾斜;加大資助參合(保)力度,2017年起,確保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參合(保);擴大城鄉居民基本醫保保障范圍,將“康復綜合評定”等19項殘疾人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保保障范圍,提高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醫療保障水平;提高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醫保門診、住院保障水平;提高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大病保險保障水平;逐步擴大新農合重大疾病免費救助病種。
開展農村貧困人口專項救治。選擇疾病負擔較重、社會影響較大、療效確切的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等9種大病進行集中救治,并結合實際逐步擴大病種范圍。
建立醫療扶助制度。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障政策”補償后,自費醫療費用仍然過高影響其家庭基本生活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按照脫貧攻堅規劃,整合相關資金,建立醫療扶助制度,對其進行專項扶助。同時,對突發重大疾病暫時無法獲得家庭支持、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患者,加大臨時救助和慈善救助等幫扶力度。
實行先診療后付費。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患者在縣域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實行先診療后付費結算機制,實行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醫療救助等聯動,實現“一站式”信息交換和即時結算,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時支付自付醫療費用。積極推進市域和省域內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看病就醫先診療后付費的結算機制。
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到2018年,實現縣、鄉、村三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疾病診斷能力、疾病治療能力、疾病康復護理能力、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和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有效破解“看病遠、看病貴、看病難”問題。
免費提供健康管理和簽約服務。為每一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免費建立規范化電子健康檔案,為老年人、兒童、孕產婦和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等人員免費提供健康體檢、隨訪和轉診等健康管理服務。家庭醫生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重點對象簽約服務覆蓋率達100%。
實施婦幼等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全面實施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新生兒疾病免費篩查、農村婦女“兩癌”篩查、孕前優生健康免費檢查、農村婦女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等重大公共衛生項目。
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以創建衛生城鎮為抓手,在貧困地區深入開展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提升貧困地區人居環境質量。加強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工作,提升農村貧困人口健康意識,形成良好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記者 常青)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