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賣水果的經歷,她被人坑過,被城管處罰過,也得到過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而今,這條路還將繼續走下去。
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她的故事吧!
第一次賣水果,壓低價格出售
今年30歲的唐海燕是湖南會同人,父母在1998年左右到凱里做生意,全家遂搬遷到凱。
初中畢業后,唐海燕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離開了學校,去廣東打工。2008年那年返回凱里,就做起了賣水果的行當。
“你為何選擇去賣水果呢?”采訪中,記者問道。
唐海燕說:主要是投入不大,另外,她有幾位親戚也在做水果生意,受到了她們的影響。
做水果生意需要一輛推車,唐海燕的推車是在凱里老街訂做的,花了900元,這是最大一筆投入了。
第一次去出貨那天,唐海燕起得很早,她擔心自己不會賣,就只要了30斤葡萄,30斤紅提子。挑到半路,母親來接,母女倆聯手將這60多斤水果,抬到了凱里大十字。
唐海燕清楚記得,她的第一位顧客是一位中年男子。她剛在大十字農行附近擺好攤位,他就來了,而且一下子就要了六斤,這讓唐海燕想起了“六六大順”的民間說法。
還真是這樣,不到下午的時間,唐海燕的貨全部出手,賺了100多元,可謂是開局良好。
“回想起來,第一次貨物脫手這么快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壓低了水果的價格,恐怕是全凱里最低了,因為我擔心賣不出去。”唐海燕說。
從這時候起,唐海燕就走上了賣水果的道路,這一干,就是10年,親友們都叫她“果妹”。
曾被商販動手腳 果妹變成“糯米飯”
10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有的讓她很無奈,有的讓她非常的感動……
有一次,她去批發市場拿貨(櫻桃),由于天色已晚,看不清楚,拿回來時唐海燕才發現被不法商販動了手腳,即表面上全是好貨,底下的全腐壞,這樣的貨物要是銷售給顧客,不僅會被罵,還有可能惹來更大的麻煩。
“櫻桃是很貴的水果,批發15元一斤,這下就損失了三、五百元。”唐海燕說,由于太生氣,她想找上門去,但是櫻桃批發商并不穩定,有的就是街邊小販,加之對方的長相她記得不太清楚,只好自認倒霉。
有了這次教訓,唐海燕凡事小心翼翼,貨物看了又看,能動手翻翻的,絕不放過。一些商家不太理解,就說她“有點糯”。
“辦事用點心,動點腦子,避免吃虧。”唐海燕說,她對這句話,有著深刻的感悟。
當然,10年來,通過賣水果,唐海燕認識了很多顧客朋友,還與他們當中的一些人成為了好朋友。
凱里市民王女士,由于經常買水果與唐海燕認識。之后,她需要水果,便通過電話或者微信,給唐海燕預定,下班后就直接拿走。王女士自己經常這樣說,認識了果妹,賣水果就方便多了。
此外,一旦有新品上市,唐海燕都會電話通知包括王女士在內的顧客:“是不是給你們留點品嘗下。”
她的這招,很受歡迎,不僅讓顧客第一時間品嘗到了新品,還被他們視為了一種貼心的服務,從而更加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凱里市民陳先生因為購買水果與唐海燕認識,今年,他給她提出了網上售賣的建議。唐海燕采納了,經常通過微信手段發布果品公告,小有成效,一些微信看到信息,便線上下單。
唐海燕接到訂單后,便將貨物包裝好,請快遞小哥分送。“目前,網上預定水果的效果遠遠不如線下售賣,但它是一種趨勢。”唐海燕說,所以,對于新型售賣方式,她是抱著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做的。
唐海燕告訴記者,很多行業,都有淡季和旺季之分,賣水果也不例外,這個行業的淡季是在秋收之后,春節期間,由于剛性需求,會火一段時間,但真正旺季的到來,是在櫻桃等春季水果上市之后。
鑒于這樣的原因,這段時間,她暫時離開了崗位,去做別的生意。“等到了旺季,再回來。”唐海燕說。
唐海燕坦言,賣水果是一個很辛苦的行業,經常是天不亮起床,深夜了把自己的攤車安排好,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每天收益有150元左右。”唐海燕說,但是相對而言,她從業之初,生意要好做一些,收入比現在要高。
是何原因造成了這樣的差別呢?唐海燕認為有兩方面的因素,首先是賣水果的商販多了,而市場只有那么大;其次是城市管理更加的嚴格和規范,鬧市區不能亂擺攤了。
10年間被處罰100多次 期待城市進一步接納
說起賣水果,城管是不能回避的話題。
唐海燕說,她對抗過城管,是出了名的“刁果妹”,偶爾還和城管隊員動起了手。
前年,她將自己的攤車擺放在大十字農行旁邊的過道上,攤車上沒有擺放任何的貨物,但城管隊員還是要將它收走,唐海燕覺得對方的處理不人性化,遂于之發生什么爭吵,吵到最后發飆了,咬了對方的手。
“這次事態有些嚴重,最后進了派出所。”唐海燕說,和城管人員鬧不愉快次數還不少,但是進了派出所的,也就只有這一次。
“我們心里也清楚,在大街上擺攤是違規的,城管執法,也是職責所在,但有時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唐海燕說,另外,一些城管隊員的態度也很不好,某種程度上來講,是他們的態度,激怒了商販。
當然,在城管隊伍里,也有唐海燕和她的“果友”們很欽佩的人,比如大十字片區的一位隊長,他處理問題很人性化,發現違章,首先是心平氣和的勸阻,果販們實在不聽,才會采取強制措施。
“一般情況下,看到他來了,我們都會主動退到角落里面去,盡量做好配合工作。”唐海燕說。
唐海燕統計過,2008年開始當“果妹”至今,自己被城管處罰了100多次,她作為被執法的對象與城管之間的“貓鼠游戲”真的讓她感到心累。
“我們賣水果的果友們經常在一起討論,非常希望城市能進一步的接納我們,能讓我們擺攤合法化,因為在我們的身后,是需撫養的孩子,需要贍養的老人。”唐海燕說,這個說法可能大膽了一點,甚至可能是天方夜譚,但是在她看來,可操作性是比較強的,比如對果販的推車進行改裝,讓它符合城市的發展需求,還可以讓果友們都換上統一的服裝等等,這樣說不定還會成為城市的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