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016年5月26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宣布對中國輸美碳鋼與合金鋼產品發起337調查,涉及寶鋼、首鋼、武鋼等中國鋼鐵企業及其美國分公司等多家企業。
調查源于美國鋼鐵公司向其提出申訴,指控上述企業在美國密謀修改產品價格并控制產量和出口量,非法使用美國鋼鐵公司貿易秘密及使用虛假原產地和生產商標識,違反了相關法律,要求啟動調查。這是美國首次對中國鋼鐵產品發起337調查。根據程序,美方一旦裁定企業有違規行為,相關產品或被永久禁止進入美國市場。
然而,這樣的結果并沒有發生。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近日裁定,決定終止原告美國鋼鐵公司對中國鋼鐵產品的337反壟斷調查。中方在337調查中的反壟斷、盜竊商業秘密、虛構原產地三個訴點全部勝訴。歷經兩年,此案以中國鋼鐵企業全部勝訴畫上完美句號。這場勝訴意味著什么?對于其他“走出去”企業的海外維權有著怎樣的借鑒意義?
中國鋼鐵行業這份來之不易的勝利,發生在美國啟動337調查的20多個月后。盡管中鋼協從一開始就表示所有指控“無中生有、虛構事實”,但這項基本涵蓋了中國所有輸美鋼鐵產品的調查依然如此曠日持久。中鋼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段時間的經歷“比任何一部電視劇都精彩”。
大的勝利下面,是三場針對不同訴點的階段性勝利,因為針對幾十家中國鋼鐵企業的訴點包括反壟斷、盜竊商業秘密和虛構原產地三個。本案負責律師、美國科文頓·柏靈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冉瑞雪告訴記者,整個過程是“一步一步給扛下來的”。三個訴點難度各有不同,其中盜竊商業秘密訴點,更是中國企業首次獲得相關案件的勝訴。據她介紹,商業秘密這一訴點,原告指控稱中國政府通過“黑客行為”盜竊汽車鋼板的商業秘密給包括寶鋼在內的中國鋼鐵企業。這一指控非常特殊,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根據媒體報道,2017年2月22日,在寶鋼及律師的努力下,美方被迫提出動議要求撤回盜竊商業秘密訴點的指控。時任寶鋼集團法務部部長沈雁曾向媒體透露,“從開始研發,到我們發過的大量論文,再到我們自己的科研成果,以及在會議上發布的一些報告,還有汽車廠商對我們材料認證所通過的一些決定,所有的這些書面材料我們都已搜集完畢,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針對另兩個訴點,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行政法官在2016年11月和2017年1月曾先后發布命令,裁決駁回原告美國鋼鐵公司的起訴,支持中國鋼企要求終止調查的動議。兩個訴點進入復審階段,冉瑞雪告訴記者,其中最后拿下的反壟斷訴點還進行了罕見的聽證,“一般的復審,ITC很少進行聽證,近二三十年只有兩三起。復審聽證時業內很多知名人士都去了,大家都認為這個案件是法律行業非常關注的。在提起訴請要求法官駁回反壟斷訴點時,我們的動議剛一提交,美國國會就有30多個議員給ITC寫了公開信,要求ITC保護國內產業。盡管有美國國會議員的壓力,初裁法官還是按照法律進行了裁決。”
337調查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依據《1930年美國關稅法》第337條款的有關規定,針對進口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以及其他不公平競爭行為開展調查,裁決是否侵權及有必要采取救濟措施的一項準司法程序。和一般的“雙反”調查相比,337調查的殺傷力更大,堪稱“絕殺”。一般的貿易案件,即便企業被裁定傾銷或存在補貼行為,也只被處以懲罰性關稅,喪失價格優勢,但產品還可以銷售;但在337調查中,企業一旦敗訴,將徹底不得在美國市場銷售,且判決是永久性的。
鋼鐵物流專家邱躍成認為,全球鋼價在2011年至2015年出現連續5年的大幅度下跌,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產鋼國和鋼材出口國,因此歐美一些國家就把鋼鐵行業低迷的矛頭指向中國,密集地對中國發起一系列反傾銷、反補貼措施,甚至是337調查,希望減少從中國的鋼材的進口,挽救本國的鋼材企業。不過勝訴恰恰駁斥了這種觀點。
中鋼協相關負責人表示,美國多年來連續不斷地制造中美鋼鐵貿易摩擦,最近貿易保護主義升級,已經激起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反對聲,中國鋼鐵行業堅決應對美方的挑戰,堅決實現中國鋼鐵工業既大又強。
今年1月,針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聯想等國內外企業啟動337調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曾表示,自2016年以來,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應企業的申請,共對中國企業發起了46起337調查。中國政府一向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敦促企業嚴格遵守中國的和“走出去”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做知識產權的尊重者、維護者,不做知識產權的侵犯者、破壞者。同時也要運用法律的手段,切實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商務部支持企業參與有關的應訴。(丁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