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本次大講堂的演講主題為《報怨以直與報怨以德—儒道古今合論》,意在探討“抱怨以直”和“報怨以德”的異同。“孔子提倡揚善抑惡,提倡人要遵從基本的道德原則,最后達到‘天下太平’的局面。”劉笑敢說,“老子‘以德報怨’的思想卻在于打破常規行為方式,以此實現人類文明社會中‘自然而然’的秩序和諧。”
劉笑敢認為,“報怨以德”與“抱怨以直”二者的具體主張看上去是對立的,但從社會生活秩序與個人行為原則來說,二者都為世人所需要,以直報怨更側重于普通人的道德感與正義感,報怨以德則更有利于社會整體秩序的和諧,是一種廣闊的胸襟和境界。
活動現場還設有互動環節,氣氛十分熱烈。國學愛好者李宗仁向劉笑敢拋出問題:“‘報怨以德’的主體是‘圣人’,‘抱怨以直’的主體則是‘凡人’,那是否能將以德報怨看作是一種升華?”
劉笑敢認同他的說法。他認為,兩者可以相互結合,普通人可以把“以德報怨”當做一種生活目標,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兩岸國學大講堂這個活動非常有意義,能夠給像我這樣的國學愛好者一個機會,聆聽大師的思想,幫助我更好地解讀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李宗仁說。
據介紹,“兩岸國學大講堂”系列活動是以國學文化為紐帶,旨在邀請兩岸國學名家來到平潭,圍繞不同的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國學講座和研討活動,打造“遇見大師”的文化品牌,建設兩岸心靈契合的“國學共同家園”,讓國學在平潭煥發新光彩。
人物名片
劉笑敢,國際知名道家學者,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學術功底深厚,被稱為“中國哲學界的中堅力量”,F任北京師范大學哲學院特聘教授,道家與中國文化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先后擔任過北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曾在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密歇根大學任訪問學者、講師。劉笑敢代表作包括:《老子古今》《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兩極化與分寸感》《莊子與沙特》《詮釋與定向》等等。(張哲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