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的生活變化萬千。房間中的衣櫥,從當年的藍白黑到如今的多元風格,折射著時代潮流的變遷。服飾的變化留下了時代的年輪,講述著過往的美好。40年來,衣櫥中的“芳華”發生了哪些變化?不同年代流行服飾的關鍵詞都是什么?我們來一起回憶改革開放之初的服飾關鍵詞:
#灰黑藍#、#軍裝#、#的確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你知道嗎?改革開放的頭幾年,“臉盲癥患者”想要憑衣識人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街上的人們大多穿著灰黑色中山裝或藍色解放裝。綠色的軍裝算稀罕又時髦的,誰有個軍帽和軍用挎包,會被大家當作金銀珠寶一樣搶著穿戴。
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劇照
那時的衣服不僅顏色、樣式單調,幾乎每一件還要成為“傳家寶”,修修補補縫縫改改一家人輪著穿。最開心的時間就是過年,終于能拿著布票扯幾尺“的確良”去做一件新襯衫。
影片《廬山戀》中男女主人公穿著“的確良”襯衣
當時看來結實耐用的高級布料——“的確良”,其實就是現在很常見的“滌綸”。因為“的確良”的布票一票難求,人們便發明了各種“假領子”……
電視劇《于無聲處》片段
這個時候,改革開放剛起步,物質條件仍匱乏。衣服最重要的就是功能性,“便宜耐用”便是統一標準。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這一切很快就發生了改變……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服飾關鍵詞:
#變化快#、#明星效應#、#流行什么穿什么#……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改革開放進程加快,國門大開。西方文化和港臺時尚進入人們的生活,大家開始擠在錄像廳觀看海內外影視劇,熒幕上的“俊男靚女”成為時尚標桿……
電影《英雄本色》片段
其中的新鮮元素如雨后春筍般接連出現在日常著裝中,衣服的顏色、樣式不再單調,一個多彩的時代到來,服飾潮流以快速更迭。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錄像廳的場景
這個時候,前腳“時尚弄潮兒”們剛開始效仿港臺明星,穿起花襯衫、喇叭褲、蛤蟆鏡;后腳一股“健美操熱”襲來,同時中國女排五連冠,使顏色鮮艷的運動服變得炙手可熱。
八十年代色彩鮮艷的運動服開始流行
前一年,電視劇《血疑》讓山口百惠成為超級偶像,滿大街“幸子衫”、“幸子頭”,短發配襯衫的清純女孩形象成為“萬人迷”。后一年,《排球女將》的主人公小鹿純子家喻戶曉,愛美的女孩們又變成編辮子、穿短褲、套長襪的運動健美形象。
《血疑》劇照
電影《街上流行紅裙子》才在年輕女性中掀起穿紅裙子的風尚,一部《霹靂舞》又給時髦女青年們“種草”了蝙蝠衫。當男青年爭相穿上立領長風衣模仿《追捕》中高倉健的“大叔風”,《上海灘》里周潤發西裝革履的紳士形象,又促成了西裝的崛起。而當崔健抱著吉他唱起《一無所有》,叛逆的男孩們又變成穿皮靴、海魂衫,長發不羈的“搖滾青年”……
八十年代的時髦男青年
“跟著偶像走”,“流行什么穿什么”,成為了八十年代人們的時髦初體驗。
1987年2月20日清晨,在上海北京西路石門路上的蒙麗莎時裝公司櫥窗前,一群顧客正等待公司開門營業。 謝偉民 視覺中國
九十年代的服飾關鍵詞:
#市場繁榮#、#注重質感#、#自信開放#……
隨著改革開放愈加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上世紀九十年代人們的物質生活大大改善。除了“萬元戶”還有了“暴發戶”,彩電、洗衣機逐漸成為家庭標配,摩托車、“桑塔納”成了代步工具,逛百貨店、專賣店成為日常休閑。
九十年代富裕家庭開起了桑塔納
這時的服裝市場空前繁榮,除了款式之外,衣服的品牌、質感和面料也成為購買時的選擇標準。那時北方有一句俗語,“不管多大官,都穿夾克衫,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褲。”人手一件的夾克衫,可以是牛仔、皮質、燈芯絨等等各種材質。
九十年代流行各種材質的夾克衫
牛仔外套、牛仔褲,成為流行服裝中的“戰斗機”,經久不衰。
“皮衣熱”風靡全國,許多人愿意攢一兩個月的工資去買一件皮夾克。
九十年代初的沈陽中興商業大廈(圖片來源:老琴的播客)
有一條燈芯絨夾克或條絨褲,也是十分體面的事情。
人造棉顏色鮮艷、手感順滑,被年輕人追捧。
真絲當時還是一種高檔面料,但這并不妨礙許多人愿意花大價錢購置一條真絲連衣裙、襯衫或睡衣。
同時化纖紡真絲、高絲寶等平價替代品,也被制成迷你裙、吊帶衫,出現在大街小巷。
這個時候,連五顏六色的塑料都能搖身一變,成為涼拖、涼鞋被穿上街,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上世紀九十年代也是一個勇敢嘗試、不斷變化的時期。然而這時人們不再盲目追逐流行或者只看重衣服的樣式,而是開始主動選擇一些高檔服飾、舒適材質,開始思考什么樣的衣服用料能兼具美觀和實用性。
二十一世紀的服飾關鍵詞:
#追求個性#、#沒有禁忌#、#中國元素#、#引領潮流#……
二十一世紀初,我國加入WTO,開放的步子邁得越來越大。海淘、網購普及,我們可以輕易“剁手”買買買,在大街上能看到全世界最時髦的各色服飾。
2017年,江蘇南京,顧客正在體驗“虛擬試衣鏡”,不用脫衣也能換裝,高科技進入服裝零售業
如今物質資源已極盡豐富,我們可以想穿啥就穿啥,時髦與否似乎不再那么重要。現在我們對于服裝的訴求是獨一無二、彰顯個性。每個人在穿著打扮上都可以“自成一格”。各種服裝工作室在網上隨處可見,沒有買不到,只有想不到!
2018年,入駐淘寶腔調設計師平臺的原創設計師超過300位,全淘寶原創設計店鋪多達2萬家。截至今年5月,原創類商品和店鋪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年成交增幅高達455%。
另一方面,作為現代中式服裝的代表,現在唐裝、旗袍經常在一些重要的時間和場合被穿上身,比如在過年時、在婚禮上。這些優雅的中式服裝早已走向了國際,穿在外國人身上也絲毫不違和。
外國友人穿起中國的唐裝
除此之外,各種帶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花紋、色彩等元素被加入各大品牌服裝的設計理念中,一股“最炫民族風”在國內外悄然刮起。
2018“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系列活動在北京開幕。
絲綢也是中國自古以來的一個特產。圍巾、衣裙等絲綢制品因為材質柔軟光滑,以及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成為備受國外市場青睞的時裝新寵……
除了這些服飾元素,還有許許多多的中國元素遍布全世界人們的衣食住行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已經成為開放、強大、不斷提高文化軟實力的中國。
改革開放40年,人們的物質生活改善、思想逐漸開放。我們的服飾從千篇一律變得“百花齊放”、“各花入各眼”;著裝從為了蔽體保暖,變得突出個性和美感……改革開放進程的推進帶來以上流行衣著關鍵詞的變化,背后蘊藏的更是人們對個性從壓抑到張揚、對生活的需求從溫飽到精致的轉變……那么現在,你穿衣風格的關鍵詞是什么呢?
資料來源:中國網、騰訊新聞、搜狐網、中國青年網、北京日報、時光網、中國畫報出版社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