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110報警電話迎來了一個“孿生兄弟”。
中國海警局披露,為了更好地行使海上執法職權,方便服務人民群眾,提高接處警工作效率,中國海警局開通了95110海上報警電話,7月10日正式上線運行。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開通海上報警電話需要放在海警力量轉隸改革的大背景下審視。正式上線運行報警電話,意味著改革后的海警力量在機構設置、領導機制方面日趨成熟,具備處警能力。這無疑可以看作海警改革“最后一公里”的落地之舉。
海上警情請撥95110
消息顯示,在全國范圍內及通信網絡覆蓋的近海海域可直接撥打“95110”,超出通信網絡覆蓋范圍的中遠海或國外地區可通過國際長途或海事衛星電話,撥打“010-68995110”。
這個新增的報警平臺主要受理報警求助范圍是:
1、海上發生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事)件;
2、海上發生的走私案件(行為);
3、非法圍填海、擅自改變海域使用用途、未經批準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未經批準或未按規定進行海底電纜管道作業和破壞海底電纜管道等行為;
4、破壞海洋自然保護地(海岸線向海一側)等行為;
5、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海洋傾倒廢棄物造成海洋環境污染損害等行為;
6、機動漁船底拖網禁漁區線外側和特定漁業資源漁場發生的漁業違法違規行為和涉漁糾紛;
7、其他需要海警處置的報警或求助。
根據政知見梳理,整體劃歸武警部隊領導后,中國海警局主要承擔7項執法職責:打擊海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海上治安和安全保衛、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漁業管理、海上緝私,以及協調指導地方海上執法工作等。
對比可知,“95110”接警任務與此前公布的海警職責一一對應。
海上執法力量全域分布是前提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通稿提到,此次開設95110海上報警電話,將按照“屬地管轄、就近處警”的原則,實行24小時值守。
要實現24小時值守、就近處警并不容易,背后的機構設置、領導體制的改革實現了厚積薄發。
6月27日,官媒消息披露中國海警首次分區域設置海警工作站,實現海上執法力量全域分布,以提高海上執法效能。根據報道,海警工作站是中國海警最新設置的縣一級行政屬地海上執法機構。
可以看出,新設縣一級屬地海上執法機構,是實現海上警情24小時全時、全域應對的前提。機構設置、體制機制理順后,海警局處警能力、職責通過新設報警平臺和公眾聯系起來,打通了改革的最后一公里,進入“實用”階段。
那么,設置上述執法機構對于海上執法能力有何提升?
前不久成立的海警南澳(廣東)工作站站長吳曉東向媒體介紹,該站主要負責南澳縣海域的海上執法,“過去我們負責的海域比現在大,快速處置警情存在很大難度。現在成立海警工作站,精準部署警力,處置警情更加快捷。”報道稱,海警工作站重新科學劃分任務區和職責,配強艦艇和執法裝備,執法能力大幅提升。中國之聲刊文評價稱,南澳海警工作站成立后在保護海洋環境,打擊海上非法采砂、違規使用海域等方面取得突破,成為海上掃黑除惡行動的利劍。
海上掃黑除惡成績單
提到掃黑除惡,海上的黑惡勢力、行為不容小覷。
以海上黃賭毒違法犯罪行為為例,三亞海警某港口綜合執法隊參謀張峰于今年2月向媒體透露,隨著游艇業的快速發展,海上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明顯增多。
中國海警局刑事偵查負責人王平表示,中國海警是一支新型武裝執法力量,是海上執法的“主力軍”。“2018年中國海警先后開展了掃黑除惡等專項斗爭和專項執法行動,一共繳獲各類毒品4.95噸,查獲各類走私案件1100多起,涉案成品油52萬噸、凍品1.4萬噸,以及食糖、煙酒、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總案值約43億元。”
除此之外,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梳理得知,中國海警局行政執法處負責人前不久透露了今年上半年的海警“成績單”:查獲涉案毒品2噸,走私成品油24.72萬噸、凍品1.19萬噸、食糖5700噸,有力打擊了海上違法犯罪,維護了社會安寧穩定。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