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態環境需要。
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2019年全國兩會上,住黔全國政協委員紛紛聚焦環境保護問題,爭相把有關環境保護的建議意見帶上“兩會”。
余留芬:加大對農村垃圾與污水處理投入 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貴州省加快推動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村基層基礎能力逐步提升。
“但由于歷史、經濟、社會、自然等方面原因,貴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和人民群眾期盼還要較大差距。”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盤州市淤泥鄉巖博村黨委書記余留芬表示,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薄弱,保潔機制缺失,村莊環境臟亂差現象仍然突出,以及區域發展不平衡,農民參與度不夠,缺乏內生動力等方面。
“十三五”時期的最后兩年,是貧困地區決戰脫貧攻堅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貧困地區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其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補齊短板的重要舉措,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和農村社會文明和諧。
“建議中央加大對脫貧攻堅任務重、地方財力薄弱地區農村垃圾與污水處理的投入,以貧困人口、貧困程度為因素,支持西部地區推動農村生活垃圾設施建設和污水收集管網的建設。”余留芬建議,具體可通過前期建設資本金、融資支持,以及建成后安排運營補貼等多種支持方式。
孫誠誼:細化水污染防治規范,防止水污染,保護水生態
“建議重新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進一步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止水污染,保護水生態。”今年全會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政協副主席、致公黨貴州省委主委孫誠誼提交了一份《關于盡早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的建議》的提案。
據了解,2000年3月以來,國務院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制定了一系列地表水水質標準、廢水污染排放標準和地方性水污染防治法規,初步形成了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體系。通過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制度、加強對各類污染物排放的控制等措施,達到保護水環境質量的目標。
2018年,《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明確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目前,各地在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特別體現在飲用水源保護方面。
孫誠誼因此建議,希望按照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重新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并細化相應的水污染防治規范,進一步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止水污染,保護水生態。
嚴 彬:以強化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目標 建立綠色PPP項目
隨著綠色發展的不斷深化,環境治理及相關公共服務需求持續快速增長。“十三五”以來,國家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綠色發展,不斷強化“兩高”行業污染減排和末端治理,解決存量污染物治理和生態環境修復問題,并對加強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環境治理和修復等綠色項目具有典型的公益性特征,投資需求大、項目運營和投資回收周期長,長期以來主要依賴公共財政投入。”全國政協委員、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認為,在財政去杠桿不斷深化、政府嚴控債務規模的背景下,綠色發展“擁抱”PPP成為必然選擇。
“PPP模式的應用極大促進了環保等綠色產業的市場化程度,拓寬了綠色產業的發展空間,但是投資回報機制缺乏、技術與模式創新不足、融資困難、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問題仍然制約著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嚴彬委員指出,在綠色領域推進PPP項目,應在以強化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目標的基礎上,創新治理模式。
對此,嚴彬提出以下建議:完善投資回報機制,釋放環境資源價值;創新環境治理模式,推動環保企業技術創新;制定稅收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嚴格績效付費機制,倒逼市場準入門檻提升;借助綠色金融政策“東風”,推動綠色PPP模式和政策創新。(洪英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