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參加見面調解的江先生告訴南都記者,在商談過程中,并未看到現住戶林先生一方出示購房相關證據。在商談最后,雙方初步達成一致意見,即房屋所有權屬于張女士。不過,關于現住戶何時騰房,江先生稱“雙方尚未達成一致”。
近日,林先生的兒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們一家曾向他人支付購房款,但相關購房材料已找不到了,“我們被騙了,我們也是受害者”。同時,林先生的兒子還提出,希望張女士一方向自己家補償裝修款,約20多萬元。
5月20日,江先生向南都記者證實了林先生兒子關于補償裝修款的訴求。江先生明確表示,不可能接受這個訴求:“裝修款的賠償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給了你裝修款,是不是也可以問你們要租金呢?”
南都此前報道,據張女士家屬介紹,1992年,張女士花費33.2萬元從一開發商手中全款購入了深圳市寶安區華天花園一套144平方米的毛坯房。隨后張女士輾轉多地工作,沒能及時為房屋辦理房產證。
今年4月,張女士委托在深圳市的親戚為這套房屋辦理房產登記手續,結果意外發現房屋內有陌生人入住,原本的毛坯房也變成了精裝修。南都記者也從社區、物業等部門了解到,涉事房屋內的住戶林先生一家已居住多年,并有按時繳納物業費。
有律師建議,當事人可憑借購房合同、發票等證明材料,要求開發商協助辦理過戶手續等,屆時可要求房屋內居住人騰房;如果房屋存在一房多賣、無法過戶等情況,當事人有權要求開發商退款及按照當前市場價賠償差價損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