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是拓展公益訴訟案件范圍要求以來,安順市檢察機關提起的首例文物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案。
2019 年 10 月,張某某等六人共謀在安順市西秀區寧谷鎮盜掘古墓,經鑒定:六人所盜墓葬為東漢時期古墓,屬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 寧谷遺址 " 的重要組成,對于漢代中央在西南地區統治權轄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安順市警方偵查終結后,將張某某等六人以涉嫌盜掘古墓葬罪移送西秀區檢察院。
西秀區檢察院認為:張某某等六人破壞了古墓葬的完整性,改變了墓葬內文物的原有保存環境,不利于墓葬內文物的繼續保存,損害古墓獨有而珍貴的人文環境完整性、藝術性、歷史性、科研性,侵害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遂依法啟動公益訴訟立案程序,并發布公告。
一個月公告期滿后,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沒有提起訴訟。
西秀區檢察院依法委托貴州省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出具被盜掘古墓實施回填的修繕方案,核定修復費用為人民幣 20 萬元,遂依法對張某某等六人盜掘古墓葬的行為依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訴請法院判令被告人承擔被盜古墓葬修復費用和賠禮道歉的民事責任。
" 文物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 安順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檢察機關通過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在嚴厲懲治盜掘古墓葬違法犯罪的同時,要求違法者承擔修復費用,確保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墓葬得以修復,以切實的辦案成效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體現檢察擔當。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