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端節,水語稱為“借端”。“端”,意為“歲首”或“新年”;“借”,意為“吃”。 端節是水族最隆重的節日,相當于漢族的春節,主要是慶豐收。水族有自己的歷法,端節一般在水歷十二月至次年二月(一般在農歷八月第一個亥日開始至十一月中旬)時長49天,被稱為世界上最長的節日。2006年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勻市歸蘭水族鄉水族同胞過的是第一個端,之后向三都的拉佑、水東、三洞等地延續,共七個批次。因為歸蘭水族鄉水族同胞的居住地過去被稱為“套頭”,所以水族的第一個端也稱為“套頭端”。
水族天下第一端開端祭祖儀式現場
在當天的開端儀式上,隨著主持人的號令,12位包著頭巾、穿著長衫的歸蘭水族鄉水族村寨寨佬代表,手持一柱香,緩步走向用紅布墊起已經擺放好烹熟了的稻花魚、煮熟了的糯米、12碗酒、成熟的瓜果以及蔬菜等祭祀品的長桌,分別向東南西北方向作揖后,把手里的香插在盛米的米斗上,然后落座。由其中一位年長者招喚各寨的先祖前來用饗,并祈福大家身體健康、年歲豐收、和諧美滿、國泰民安等。隨即宣布今年端節正式開啟,慶祝的六門鐵炮放響、鞭炮煙花齊鳴,在一片激越高昂的蘆笙和銅鼓聲中,祭祖儀式顯得那樣莊重神圣。開端祭祖儀式結束后,“端場”正式舉行迎賓活動以及開展斗牛、跳蘆笙、唱山歌、敲銅鼓等傳統賽事。在端節活動現場,記者看到陽和衛生室的醫務人員有序地免費為大家測量體溫和發放口罩。
開端祭祖儀式上的蘆笙和銅鼓演奏
迎賓儀式上的攔門酒
前來參加開端祭祖儀式的榔木水族寨寨佬代表韋忠遠說:“今年是歸蘭水族鄉各個水族村寨的水族村民自籌資金來辦這個端節活動,讓大家過一個低調儉樸但卻熱鬧平安的‘年’”。今年,水族端節第一個端在農歷八月遇到了三個亥日,都勻市水家學會常務副會長蒙富春說:“經都勻市水家學會組織,在征求水族地區寨佬、水書先生和水族村民等代表后,通過大家研究,形成了統一意見:今后凡遇到農歷八月份遇到三個亥日的情況,我們歸蘭水族 同胞就在第二個亥日來過頭端。這樣就不影響以三都拉佑和水東為代表的水族同胞在此情況下過第三個亥的第二批端,使水族地區七個批次的端節形成了無縫對接,保持其正常的連續性和延續性。避免了過去在農歷八月遇到三個亥日時,因頭個端過第一個亥日而造成‘斷節’的現象。而從今天這個端場情況來看,雖然是水族村民自發組織,力量弱了,但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程序都沒有減少,熱鬧的場面沒有減弱。我想,這就是我們水族兒女盡自己的能力,出自己的智慧,來把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傳承和發揚好,體現的是一種齊心協力的民族團結精神。”
斗牛賽
蘆笙賽
山歌賽
銅鼓表演及比賽
熱情好客的水族青年蒙邦益在招待來過節的親友
端節期間,在外務工的許多水族青年都趕回來過節。趕從廣東來家過端節的潘硐村水族青年蒙邦益說:“端節是我們隆重的傳統節日,在不影響務工的情況下,我們都會趕回來招待來跟我們過節氣的親戚朋友,大家熱鬧熱鬧。我們水族過端必須要有的稻花魚,以及自家打的豆腐等,我都準備好了。今年估計來我家過端的有十來座左右的客人。”
當天,歸蘭水族鄉基場片區的翁降水族寨也舉行了端節祭祖儀式和相關活動。(韋忠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