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棟雞舍,100萬羽的養殖規模,年產值2.4個億,每天產蛋60多萬枚,日銷近千件。就是這么一家具有規模的蛋雞養殖企業,每棟雞舍僅需一個飼養管理員,就可以完成8萬羽蛋雞的日常飼養管理工作,保障企業正常生產。
9月15日,在從江縣100萬羽生態蛋雞養殖項目基地,幾輛卡車停在庫房門口,工人里外忙碌著雞蛋的搬運,生怕趕不上送貨的時間。而在雞舍可以看到,一名飼養管理員漫步在雞群中,面對近1700個平方、五列六層8萬羽蛋雞的雞舍,卻沒有任何匆忙。
“這和我們自家養雞不一樣,輕松多了。每天就是到處看看,觀察雞的情況,打掃下衛生,還有就是檢查設備運轉是否正常,我一個人完全夠了。”貴州鳳和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3棟雞舍飼養管理員蒙老學說。
蒙老學每天六點起床,來到雞舍后第一件事就是巡視喂料、水線等設備是否正常,再就是觀察蛋雞情況,發現異常立即處理。其余時間就是打掃衛生,每天下班前還要進行清糞和水線清潔。
雞舍很大,要做的事情也不少,一個人之所以能管理這一棟雞舍,得益于全自動化的機械設備,包括自動喂料、自動喂水、自動光照、自動通風以及自動取蛋和自動清糞等,飼養過程無須人工操作,不同于過去傳統養殖。
“這是我們雞舍的自動監測系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雞舍各項數據情況,包括溫度、二氧化碳濃度等,一旦超過正常值,我們的通風系統就會自動啟動,不需要人工操作。”貴州鳳和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廠長何玉豐說。
除了數據監控,蛋雞養殖場喂水、喂料都是定時定量全自動化進行。在設備檢修時,也會采取手動控制,但也只需按下控制鍵就可完成,過程簡單省時省力。
據了解,從江縣100萬羽生態蛋雞養殖項目,總投資1.21億元,現已全面投產,日產雞蛋45噸,主要銷往廣東、廣西、貴陽等地。該基地采用現代化、標準化養殖技術。從自動喂料,每天定時定量,通過鏈條輸送喂食,自動水線系統喂水,自動光照與自動通風,再到自動送蛋去蛋庫收集,以及自動清糞集中處理等。不僅是大幅度地節省了人力,讓傳統養殖人員搖身一變成為飼養管理員,也是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的體現。
“我們這個項目采用的是目前最先進的自動化養殖設備,每棟只需要一個管理員進行管理,就可以正常生產。當然,我們也還有專門的技術人員、撿蛋人員以及防疫人員等,進行一些專業操作。”貴州鳳和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廠長何玉豐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