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貴州省天柱縣萬畝大壩稻谷飄香,林下產業碩果累累,處處一派豐收喜人的景象。
渡馬鎮楊柳村村民蒲昭福的50畝稻田里魚肥稻香
高釀萬畝大壩盡顯田園風光
云上儂家科技公司在加工收購來的辣椒
花卉產業在解決農民就業增收的同時,還引爆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渡馬鎮村民在采摘毛冬瓜
黃家寨的村民在堆碼茄瓜準備裝車出售
近年來,天柱按照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依托壩區和林業資源優勢,優化產業規劃布局,加快壩區、林下產業結構調整。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黨建+產業+農戶”的形式,推廣“稻+N”種植模式,打造“天白”“天甕”產業線示范帶,重點發展蔬菜、精品水果、烤煙、花卉、稻田養魚等特色優勢產業,水稻種植17.3 萬畝,烤煙種植4200畝,稻田養魚8萬多畝,蔬菜種植18.3萬畝,花卉種植1.2萬畝,辣椒種植4萬畝。將生態土雞作為“一縣一業”主導產業,引進龍頭企業落戶,實現了林下生態土雞,油茶、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先后榮獲“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和“全國油茶科技示范基地”等金字招牌。截止2020年年底,全縣出欄生態土雞達1005萬羽、油茶種植面積達34.3萬畝、林下種植中藥材達2萬畝,林下養蜂達2.1萬箱。“鳳玖玖”油茶雞享譽省內外市場,“天柱茶油”獲國家地理標志。
油茶林下養殖基地,養殖戶在喂雞
竹林鎮新寨村,靈芝栽培基地負責人在展示大靈芝
白市鎮三間橋村種植油茶300畝,年產油茶果20余萬斤
村民在采收蜜柚大量上市
村民在翻曬油茶籽
目前,天柱正在立足豐富的壩區、林下農產品,優化農業產業精深加工,加快建設農特產品物流體系,依托“黔貨出山”抓好產銷對接,構建特色優勢產業鏈,推動農業產業“接二連三”。讓更多的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致富。(文/陳光昌 圖/金可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