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黃平縣林業用地面積156.09萬畝;有林地面積115.86萬畝;公益林面積48.32萬畝;活立木總蓄積量665.5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1.12%;古樹名木大樹掛牌保護率達100%;配備護林員1596名,管護轄區內所有的林地林木資源;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5‰以內,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2‰以內。
該縣制定印發了《黃平縣林長制工作的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組織體系、工作職責和保障措施,標志著黃平縣全面推行縣、鄉、村三級林長制,進一步夯實林業基層建設,實現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強化地方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和主導作用,加強林草資源保護發展力度,有效提升森林草原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城鄉增綠、森林增效和林農增收目標。
通過全面推行林長制,進一步明確縣、鄉(鎮)、村三級組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森林草原資源保護工作,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格林地、草地用途管制,強化林地跟蹤檢查和監管;全面加強公益林、野生動植物資源、古樹名木大樹和濕地資源保護,嚴格執行森林采伐限額管理,統籌推進天然林保護,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完善和落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持續開展森林保護“六個嚴禁”、“自然保護地執法”等專項行動,加大對盜伐、濫伐林木、破壞古樹名木大樹、毀林(竹)開墾和違法占用林地的打擊力度,強化依法治林;加強野生動植物執法宣傳和檢查,加大對珍稀植物、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和管理,嚴厲打擊亂占保護地、亂捕濫獵野生動物和亂采濫挖野生植物等違法犯罪行為,切實保護好野生動植物資源;積極開展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構建朱家山、清水江、㵲陽河的區域性生態廊道,促進珍稀瀕危物種種群數量恢復,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構建“黨政同責、分級負責、部門聯動、群眾參與”的森林管護新機制,為保護森林生態安全屏障提供制度保障。 (張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