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開場白后,“90”后小伙胡修富駕輕就熟地開始了直播賣貨。三穗灰堿粑、咸鴨蛋、干米粉、干拌菜、米豆腐,他的直播間里,滿滿都是三穗味道。
直播帶貨其實只能算是胡修富的“業余愛好”,他的“主業”是三穗縣桐林鎮坦洞村副主任。
從“村官”到“電商達人”,胡修富的“兼職”經歷還得從一次走親串友說起。
2019年春節期間,胡修富到朋友家做客,吃飯的時候大家突然聊起,不管走得再遠,每到過節就特別想念家鄉灰堿粑、干米粉的味道?赡魏渭抑懈改改昙o大,郵寄不便,每年也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得以解饞。
朋友間閑聊的話讓胡修富很是觸動,回來后,他調查發現,老百姓們自己做的灰堿粑、干米粉等農特產品都是拿到小集鎮“賤賣”,而這些“便宜貨”卻是很多在外拼搏的“老鄉”夢寐以求的味道,接觸過電商的他,嗅到了增收致富的商機。
說干就干,胡修富把幾年外出務工存下來的積蓄,全部拿出來采購電腦、話筒、補光燈等直播器材,簡單的收拾了自家一間臥室,直播間就算是有了。
“我就是要把我們三穗農特產品插上‘電商翅膀’,飛出大山。”談起“直播帶貨”,這位“90后村官”充滿信心。
胡修富的“信心”建立在三穗縣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基礎上。近年來,三穗縣堅持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抓手,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整合資源、全民參與”的工作思路,依托資源優勢,完善功能支撐,加速了電子商務對傳統產業加速發展的“乘法效應”。目前,建成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97個(含2個易搬點),農村電商綜合服務站點建制村覆蓋率達到100%,電商網絡交易額實現近4800萬元,2018年成功申報“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2021年再獲得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升級版”榮譽稱號。
借著電子商務發展的東風,胡修富的直播間也進了城,搬到了縣經濟開發區的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新的直播間寬敞明亮,帶貨成果也翻了番,電商事業步入正軌。
“從去年直播以來,銷售額近160萬元,為群眾帶貨近60萬元,不僅自己有了收入,也贏得了老百姓一致認可。”胡修富滿是喜悅地說,現在他的直播間有粉絲3.8萬人,都是奔著農特產品來的,銷量最好的當數具有三穗特色的灰堿粑、干米粉、咸鴨蛋,應季的有金秋梨、黃桃、枇杷等精品水果。
“他現在可算我們村的大紅人呢!群眾們只要手里有多余的雞蛋臘肉都來找他幫忙在直播間賣,都說比拿去集鎮賣強的多。”坦洞村支部書記吳德才欣喜地說。
據悉,近年來,三穗縣立足縣情實際,積極探索“3+7+2+180”的遞進式人才培育模式,培養一大批能落地、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電商人才隊伍,不僅為返鄉農民工、大學畢業生、退伍軍人、中小微企業等就業創業營造良好環境,也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
據了解,2018年以來,三穗縣共開展電商人才培訓60期11737人次,其中貧困戶5478人次,貧困戶培訓占比46.7%,并且孵化和打造明星學員共36位,開設店鋪179家,帶動5000余名貧困群眾實現穩定增收。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