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我們老百姓砍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個人所有的零星樹木需不需要辦砍伐證……”這是出現天柱縣森林公安局流動警務室前的情景,森林公安民警正在對前來咨詢的群眾進行一一解答。
“我們農民采伐自己種的樹也違法嗎?”、“那我們砍伐哪些樹木不需要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畫眉鳥還能養嗎?”隨著近年森林公安的宣傳不斷推進,廣大百姓的法律意識逐步提高,近段時間森林公安局辦公室幾乎每天都要接到類似這樣的詢問電話。
一邊是執法辦案,一邊是法律宣傳。森林公安局在縣公安局黨委的領導下,以黨史教育為契機,將學習成果轉為思想成果和工作成果,根據我縣森林公安機關在職在編民警少,每個鄉鎮還達不到一位在編民警的實際情況,決定以黨員民警為先鋒崗,以片區派出所為單位,推出森林公安流動警務室,做到每一輛警車就是一個流動的警務室,警車開到哪里,為民辦實事就落地在哪里,法律宣傳就跟進到哪里。
森林公安流動警務室,是群眾參警議警、警務協商、為民辦實事、民主監督的新平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為了"暢通民意渠道,解決群眾訴求,創新警務模式,促進警民和諧,實現林區平安穩定"的工作目標,進一步拓寬了群眾利益訴求表達渠道、使林區民意得到及時匯集研判和反饋。同時,森林公安流動警務室還利用自身優勢開展森林消防、野生動植物保護、森林保護和宣傳、警示教育、協調調處山林糾紛、介紹辦理采伐證流程等。深入村寨、農戶中開展入戶訪查,聽民意、解民情,積極幫助群眾解決難題,深入推進“破小案、辦小事、解小憂、幫小忙”新“四小工程”,打造新時代和諧警民關系。
提起森林流動警務室,4月15日,邦洞街道三團村的村民劉叔叔說:“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學到這么多知識,太感謝你們森林公安了”。4月21日,在天柱縣坌處鎮三門塘村,當森林流動警務室的標語剛掛上墻,就有20來名群眾來咨詢森林防火、辦證砍伐、養畫眉鳥等事宜。自流動警務室設立以來,共進村寨為群眾宣傳法律法規300人次,解答群眾疑難問題17個,發放宣傳資料700余份。此舉,受到轄區群眾的一致好評。(吳就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