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許多來自彗星和小行星的塵埃會穿過地球大氣層并形成流星,其中一些塵埃會以微隕石的形式到達地面。一項新研究發現,每年約有 5200 噸這樣的微隕石落到地球上。該研究結果于 15 日發表在學術期刊《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上。
由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和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等牽頭的國際研究團隊,在過去 20 年中先后在法國、意大利合建的康科迪亞南極考察站附近開展了 6 次考察,充分收集了尺寸從 30 微米到 200 微米不等的微隕石。研究人員在此基礎上測算微隕石每年在地球上積累的狀況。
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將上述測算結果應用于整個地球,那么每年落在地球上的微隕石的質量合計約 5200 噸,而每年落到地球上的隕石的質量總共不到 10 噸,因此微隕石是地球上 " 地外物質 " 的主要來源。研究還發現,約 80% 的微隕石可能來自彗星,其余來自小行星。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新發現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這些行星際塵埃粒子在向地球提供水和碳質分子方面發揮的作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