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發布校外培訓風險提示稱,一些培訓機構繳費套路多,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培訓項目、繳納培訓費用時,要警惕誘導繳費勿上當。
國務院教育督導辦指出,部分培訓機構為招攬生源,以明顯低于成本的價格售賣課程、以不當用語誤導學生報名,甚至虛構課程原價,以折扣價等方式進行虛假宣傳,誘導家長繳納培訓費用。國務院教育督導辦提示,在繳納費用前,家長要詳細了解培訓機構向社會公示的所有收費項目,對超出公示范圍、一次性超過 3 個月或 60 課時的收費,要仔細辨別,謹慎操作。
此外,家長還須警惕校外培訓機構炮制噱頭高額收費。部分培訓機構利用家長和孩子考前的急切心理,假借命題研究中心、命題專家甚至命題人的噱頭,組織所謂的 " 保密培訓 "" 內部培訓 " 等,收取高額費用。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培訓項目時,要擦亮眼睛,避免上當受騙。如遇以上行為,要及時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或教育行政部門反映,維護自身權益。
據悉,今年以來,針對校外培訓行業良莠不齊、亂象叢生的問題, 我國教育系統密集出臺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不斷加大監管力度。5 月 21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即 " 雙減 " 政策。6 月 15 日,教育部新成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提出要以 " 釘釘子 " 的精神推動 " 雙減 " 工作落地見效。各地也出臺政策,加大對教培行業的監管整治力度,整治重點主要集中在證照登記、培訓行為、收費管理、廣告宣傳、安全銀行等方面。目前已對多家校外培訓機構處以頂格罰款。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