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消息,我國水資源調查監測昨天(18 日)啟動,將利用 5 年時間全面掌握全國水資源數量、質量、空間分布、開發利用、生態狀況及動態變化。
這次水資源監測將河湖庫塘水面、冰川及常年積雪面積及變化納入調查監測范疇,掌握全國、流域及地方各級行政區域水資源數量、質量、空間分布、開發利用、生態狀況及動態變化。
此外,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表示,要發揮好我國幾十年來建立起來的水資源與水循環監測體系,充分利用現代傳感技術、遙感技術,現場分析技術,網絡傳輸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等,完善提高國家水資源水循環監測體系,最終建成國家水資源調查數據庫和信息共享服務平臺。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與水資源調查首席科學家 李文鵬:自然資源部和水利部剛剛完成的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數量,達到了 20469 個,現在我們完全實現了各部門的數據共享,未來我們還要加強合作,建設國家的水資源監測的一個數據平臺。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