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 (通訊員 秦公軒 記者 季雨) 很多人會在網絡平臺上對飯店、酒店等消費場所點評,這給了其他消費者一些參考依據,不過面對差評,有些店家會著急上火,擔心影響生意。近日,南京秦淮警方發布了一則為消除差評引發的案件,店家為了消除差評,竟然6次偽造公文、公章。
△劉某偽造的公文、公章
日前,一家網絡平臺公司員工來到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淮海路派出所報警稱,他們注意到一家商戶申訴提供的材料存在問題,這名店主很可能偽造了有關部門的公文、公章,企圖蒙騙審核人員,希望民警調查。
報警人蔣先生告訴民警,他們公司在日常排查過程中發現,懷疑一家南京的商戶有偽造國家機關公文、公章的情況。這家商戶為了刪除在他們公司平臺上的差評,多次提供了市場監督管理局、教育局、法院等多家單位的證明材料。
然而,經過公司與這些單位的核實發現,這些單位根本不會對個人開具刪除差評類的證明,于是他們懷疑店主偽造公文。據蔣先生介紹,這名店主從今年6月份開始,就開始上傳這些證明,一共有6份不同的公文公章。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南京秦淮警方立即展開調查,并將嫌疑人劉某抓獲。原來,劉某經營著一家書畫培訓工作室,之前有客戶在網絡平臺上給了差評,因為差評要面臨平臺處罰,也會影響新的客源,劉某便想消除這些差評。劉某告訴民警,一開始他覺得這些差評本身不符合事實,想向平臺進行舉證,但是他的申訴沒能通過,平臺告知他需要相關部門的證明,于是劉某便在網上四處搜尋素材,偽造公文、公章,企圖蒙混過關。
目前,劉某因為涉嫌偽造國家機關印章已被南京秦淮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