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首屆將招收2022級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15人,擬于2022年9月入學,2023年9月入駐貴州聯培基地。
為促成本次合作,省大數據局、貴陽市政府前期與上海交通大學積極對接,經多次磋商與實地考察,最終讓聯培基地落戶貴州。
省大數據局成立以來,高度重視大數據人才隊伍建設,通過與國內知名高校合作培養大數據相關專業研究生為突破口,積極探索“政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
2019年2月,“清華-貴州大數據研究生實踐教育基地”在貴陽揭牌,清華大學2018級大數據全日制專業30名碩士研究生成為實踐基地首批學員,14家貴陽優秀企業的負責人成為實踐基地首批企業導師。
“貴漂”已六年的航天云網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貴州航天云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靈運便是首批企業導師之一。
“貴州對人才非常重視,無論是各級領導的關心還是地方細致貼心的服務,都讓我感覺回家一般,這也是我愿意留在這里的原因。”楊靈運說,“2018年,在得知我的履歷和在貴州工作情況后,省大數據局主動推薦我申報該年度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千’層次人才。推薦時,大到相關政策宣傳,小至個人材料的準備,省大數據局工作人員對我的服務無微不至,在他們的推薦和幫助下,我順利入選。”
發展大數據產業,創新是動力,人才是核心。近年來,省大數據局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關于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的決策部署上,深入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建設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落實人才引進、培養、管理、服務等政策措施,強化大數據戰略行動人才保障,大數據領域成為人才“貴漂”“貴定”的主流,貴州大數據人才儲備已初具規模。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全省數字經濟人才規模達到36.42萬人,“十三五”期間增長了163.91%。其中,全省數字產業化領域人才規模達到17.6萬人,“十三五”期間增長了152.15%;產業數字化領域人才規模達到18.82萬人,“十三五”期間增長了175.95%。
同時,省大數據局通過智庫建設、招商引資、壯大產業、項目引才、平臺聚才等方式,構建多層次培養體系,初步形成包括社會培訓和中職高職到本科、研究生的大數據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了我省數字經濟人才結構。
此外,我省通過建設27家省級大數據創新中心、創新創業基地,以及出臺43部數字經濟人才相關政策文件,形成了科研、創新、創業,引才、育才、用才一體推進的工作格局,各地、各層次數字經濟引才聚才、選才育才、用才留才的人才隊伍開發機制已逐步得以完善。(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曾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