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醒一醒,都不要睡了,趕緊起來,跟著我們的隊伍撤離到避難點!”6月29日凌晨5點,從江縣丙妹鎮岜沙村大喇叭突然響起。隨即,一場與時間賽跑、與暴雨拼勁的深夜村民大撤離工作迅速展開。鄉鎮干部、村干部及村寨包保責任人迅速引導當地群眾緊急撤離危險點。
就在緊急撤離一小時后,丙妹鎮3小時累計降雨量達到104.5毫米,岜沙村王家寨、新寨等村民居住地出現山體滑坡、塌方自然災害。
岜沙村距從江縣城5.6公里,由于地處山區,村民的房屋都依山而建,當遭遇強降雨時,就會存在山體塌方、滑坡安全隱患。
撤離前3小時,深夜值守的黔東南州水文局水情信息中心值班人員潘文金,通過遙測的實時降雨量數據和氣象部門預報的降雨量信息,預測岜沙村范圍短時間內降雨強度將達到100毫米以上,再加上前期雨水較大,土壤飽和,預測極可能出現地災隱患,經黔東南州水文局水情信息中心反復分析,第一時間將這一雨水情信息向黔東南州防汛抗旱指揮部報告。
堅守了一夜的潘文金不斷監測分析,每隔半小時便通過電話和短信向州防辦、從江縣應急局等部門詢問情況。采訪時潘文金表示:“雨情就是救命的信息,關系老百姓的生命財產,面對隨時出現的水雨情,我們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由于預報預警及時,各部門反應迅速,岜沙村30分鐘內成功轉移群眾265戶1196人,無一人傷亡。
“還好村里面把我叫醒,還把我們撤離到安全的地方來,不然后果不堪設想。”村民王水生感嘆道。
“由于及時提供水雨情監測信息,我們果斷采取應急措施,在大暴雨后出現的山體滑坡、塌方事件中無一人傷亡。”黔東南州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長、州應急局局長李宗林說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