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熊婆婆的親屬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現在家人寸步不離地守在老人身旁,就怕極度內疚的她趁人不備輕生,“我們勸她,錯不在她,罪魁禍首是含毒鼠強的土,但她聽不進去。”
事發前,耄耋之年的熊婆婆還在貼補子女。她在一塊空地上種了蔬菜,每隔兩三天,就會把應季蔬菜送到兒女家中。6月18日,上述四人吃下蔬菜后身體出現不適,警方立刻介入,初步調查后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土壤里有毒鼠強成分,地上長的漢菜根莖、炒熟的漢菜里都檢出了毒鼠強成分。
民警告訴家屬,新擴菜地里的土為何會有毒鼠強成分?別處土壤里有沒有毒鼠強成分?要不要在全鎮范圍內展開大清查?這些均需要環保部門介入,警方已將此事反饋給當地環保部門。
7月4日上午,孝感市生態環境局漢川市分局投訴舉報熱線工作人員回應上述問題時稱,土壤里有毒鼠強成分,不歸該局管。
這并不是毒鼠強第一次“禍害”馬口鎮和馬口鎮的居民。公開報道顯示,2003年7月,時任湖北省副省長劉友凡帶隊在漢川督辦“毒鼠強”專項整治工作時強調,馬口鎮是毒鼠強的重災區,要徹底消除毒鼠強危害;2005年8月,馬口鎮土橋村楊姓村民用毒鼠強餌料滅蟲害,導致水井污染4人相繼中毒。
▲經漢川警方鑒定,胡女士家中剩余漢菜中有毒鼠強成分。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沈度
一家4人中毒1人死亡
最先住進醫院的,是熊婆婆50歲的二兒媳劉女士。
親屬胡先生回憶,6月18日中午,他撥打母親劉女士電話,要么沒人接,要么接了沒人說話。當天下午4時許,他惴惴不安地從漢川市區回到馬口鎮邱子腦村家中,只見母親劉女士躺在床上,雙目無神、四肢無力、神志不清,地板上還有嘔吐物。
他急切地詢問:是不是老毛病高血壓犯了?劉女士有氣無力地“嗯”了兩聲。
6月18日傍晚,胡先生將癥狀沒有消退的母親送進漢川市第二人民醫院。治療兩日后,劉女士仍不見好轉,該院也未查出具體病因。6月20日,劉女士被送至位于武漢市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6月24日,經確診,劉女士系毒鼠強中毒。
確診中毒后,劉女士的血液、尿液被送至湖北省職業病醫院檢測。6月28日,該院出具的檢測報告單顯示,血中毒鼠強0.08mg/l,尿中毒鼠強0.04mg/l。
胡先生介紹,目前,母親劉女士仍在ICU內治療。醫生告訴他,其母腦神經受損,即便日后好轉,也會留下后遺癥。
毒鼠強還奪走了熊婆婆50歲的三女兒胡女士的生命。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于6月23日出具的報告單載明:尿中檢測出毒鼠強4.58mg/l。6月28日,胡女士因病情過重,在同濟醫院去世。
胡先生稱,6月30日,姑姑胡女士下葬。同樣是毒鼠強中毒的姑父黃先生,不顧眾人勸阻,撐著病體參加葬禮,他要送妻子最后一程。
確診中毒的,還有熊婆婆53歲的大兒媳龔女士。6月28日的醫院檢測報告單顯示,其血中毒鼠強0.12 mg/l。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龔女士癥狀最輕,已出院。
公開資料顯示,毒鼠強,又稱沒鼠命,系一種有機化合物,無刺激性氣味和色澤,不溶于水,屬于神經毒素,有劇毒,能引起二次中毒及環境污染,是我國禁止生產、銷售、使用的農藥 。
▲吃了老人送的蔬菜后,熊婆婆的大兒媳、二兒媳、三女兒、三女婿均查出毒鼠強中毒。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沈度
土壤和蔬菜均含毒鼠強成分
在醫院確診4人為毒鼠強中毒之前,漢川警方已展開縝密調查。
上游新聞記者獲得的證據顯示,聽聞胡女士吃完晚飯后不久出現身體抽搐、意識喪失等癥狀后,民警第一反應就是毒鼠強中毒。隨后,民警在熊婆婆的菜地、胡女士家中、附近水溝提取了30多份樣品。經檢測,菜地土壤底層及中部、未采摘的漢菜根莖、胡女士沒吃完的漢菜、嘔吐物中,均有毒鼠強成分。鑒定樣品成分的同時,民警還展開一系列調查,已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
民警告訴家屬,警方十分重視此事,雖不是刑事案件,但調查時啟動了命案機制。目前,他們已將相關情況通報給馬口鎮政府、孝感市生態環境局漢川市分局。
按警方所說,四人中毒的直接原因,是菜地的土壤中含有毒鼠強成分,菜地位于劉女士家旁。
7月3日,上游新聞記者實地探訪時看到,這塊菜地位于一排爛尾門面房前,寬約1米,長約60余米,地上的多數土壤已被拖走。
邱子腦村村干部介紹,2012年,幾名村民湊錢在此處修建小產權房,因政策原因,門面房還沒建好就被責令停工,逐漸爛尾。隨后,門面房附近的幾戶村民,把門面房前空地改造成了菜地,種菜至事發。
門面房另一側的住戶說,這塊菜地由他、熊婆婆以及另一鄰居三家人種,種的都是應季蔬菜。
八旬老嫗熊婆婆堅持種菜,是為了貼補兒女。胡先生稱,較之以前,一家人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提高。家人勸奶奶安心養老,不要再干體力活,但老人不聽。老人有個質樸的觀念:自己還能做得動就做,不給兒女添負擔,能貼補就貼補。
胡先生說,只要不下雨,熊婆婆每天一大早就會騎著三輪車出門,前往約一公里開外的菜地。勞作完后,采下應季蔬菜,給兒女們送去。兒女在家時,趁送菜時拉拉家常;兒女不在家,菜就放在門口。
“我真的不知道怎樣勸奶奶,她才能挺過這一關。”說出此話時,胡先生已泣不成聲。
▲熊婆婆的二兒媳劉女士仍在醫院救治,醫生說會有后遺癥。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毒土”來源尚未查清
經檢查,并不是整塊菜地的土壤都有毒,只有熊婆婆新擴的那塊長約三四米的土里含有毒鼠強成分。
當地住戶稱,三戶人家在約60米長的菜地上種菜長達10年之久,一直未出現異常。不知為何,近日熊婆婆的菜地土壤會出現毒鼠強成分。
上游新聞記者獲得的證據顯示,民警取土壤樣品時,在菜地多處隨機取樣,只在種漢菜的那段菜地土壤中,檢測出了毒鼠強成分。
胡先生介紹,事發前,家人一直在吃熊婆婆種的應季蔬菜,身體未出現任何不適。目前能確定中毒的四人都吃了漢菜。而漢菜是種在新擴菜地上,新擴菜地有三四米長。
村干部稱,當初修建門面房時,挖的地基深約三四米,挖出的土壤堆放在一旁,后被村民用來種菜。熊婆婆新擴的那塊菜地,建房時是安裝升降機的位置,地勢要比一旁路面低。
不知新擴菜地時,熊婆婆是否從其他處取來土壤?因她處在巨大悲傷中,此問題家屬一直不敢問。家人稱,即便老人從他處取土,也是就近取土,跑到鎮外取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菜地土壤里怎么有含毒鼠強成分?7月4日上午,上游新聞記者以知情者身份撥打了孝感市生態環境局漢川市分局公開投訴舉報熱線。工作人員說:“幾十年了,都沒有聽說馬口有這樣的事,真是稀奇。土里有毒鼠強成分這個事情不歸我們局管。”記者提出質疑,她表示,會向領導匯報。
截至發稿,記者未獲得孝感市生態環境局漢川市分局的回復。
▲這就是熊婆婆新擴菜地,經漢川警方鑒定,新擴菜地土壤內有毒鼠強。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沈度
當地曾有多家生產毒鼠強的小作坊
土壤里含有毒鼠強成分,這讓鎮上居民普遍不安。
負責調查此事的執法人員告訴家屬,上世紀90年代末20世紀初,馬口鎮英山、新鎮街河邊有多家生產毒鼠強的小作坊。當地開展毒鼠強專項整治工作后,含毒鼠強的土壤被運送至外地鋼鐵廠鍋爐中焚燒,“這么多年沒出現問題,說明治理得不錯,但無法排除不會有一丁點遺漏。”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02年,原農業部就已經將毒鼠強列入禁止使用的農藥名錄,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和使用、持有毒鼠強等國家禁用劇毒殺鼠劑。
公開報道顯示,2003年8月,湖北省原副省長劉友凡帶領省公安廳、農業廳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前往漢川,督辦毒鼠強專項整治工作。他指出,全國有3個毒鼠強集散地,湖北是其中之一,而漢川馬口又是湖北省的“重災區”。
多家媒體報道,2005年7月18日中午,為了撲滅莊稼地里蟲害,馬口鎮土橋村村民楊浩州,將0.75公斤毒鼠強餌料撒進6畝農田里,導致當地井水被污染,4人相繼中毒。經專家經圈定,下毒現場100平方米內為有毒區。漢川市政府聯系防化部隊,用溫度高達1000攝氏度的噴火槍,焚燒含有毒素的土壤,排出毒素。
受訪的多位居民稱,土里有毒鼠強成分說明土被污染了,一人因此喪命,希望當地政府查清毒土來源,并開展排查工作,消除居民心中不安。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2021年6月7日,漢川市在官網上發布消息稱,2020年,漢川市政府高度重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年未發生因土壤污染導致農產品質量不達標且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2022年5月,該市發布2022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重點工作任務之一是: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執法,梳理總結典型土壤污染相關違法案件并曝光,進一步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監管體系,全面落實法律法規要求。
上游新聞記者 沈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