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陣地建設營造氛圍。一是大力推廣“小桔燈”親子閱讀項目。積極與相關部門聯合開展“小桔燈”故事媽媽講故事、“小桔燈”講故事比賽、家庭教育宣講、志愿者陪伴閱讀等活動,廣泛推廣親子閱讀理念,教育引導廣大家長重視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建立良好親子關系,推動幸福家庭、和諧社會建設,為廣大家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優良家風、促進家庭文明新風尚貢獻了巾幗力量。截止目前,臺江縣的5個易地移民安置社區和5所學校共10處得到省婦聯授牌“小桔燈親子書屋”,是當前黔東南州獲得掛牌較多的縣。二是利用媒體廣泛開展家風家教宣傳。利用電視、微信、露天電視等宣傳陣地,循環播放家風家教公益動漫片,為廣大家長提供科學的家教方法,引導廣大家庭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推進家庭教育由經驗育人向科學育人轉變。三是創辦“家長學堂”。為廣大家長搭建學習交流平臺,并充分發揮婦女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為使“家長學堂”有組織、有制度、有成效,組織成立了“家長學堂”公益宣講團,聘請來自各個教育階段的教育精英、研究生支教團以及培養出優秀孩子的家長作為公益宣講員,有序推進“家長學堂”工作開展。并依托“幸福家”家風家教宣教工程,聘請團省委講師團專注于家風家教理論研究的講師,定期到縣開展“家長學堂”家風家教“七進”主題宣講,引領家長從思想上樹立正確家庭觀念。截止目前,“家長學堂”活動已開展40余場,受益人數達3500余人。
二、以典型示范激發活力。一是抓好尋找“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慈母”、“賢妻”、“孝女”及“好父親”、“好丈夫”、“好兒子”等推薦評選活動。充分發掘、選樹、宣傳一批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互助的優秀典型,引導婦女和家庭成員踐行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美、社會和諧。推動在黨政機關廣泛開展廉潔家庭建設,推進尋找“最美家庭”活動向各領域各行業拓展取得新突破,積極向省、州推薦我縣先進典型“最美家庭”,以良好家風影響黨風政風、滋養社風民風,為推動形成崇德向上、和諧和睦的社會風尚奠定堅實基礎。二是組織開展“幸福家”評選活動。利用端午、重陽、春節等節點,在全縣易搬社區開展“幸福家”評選活動,評選出“最美市民”“最美家庭”“最美樓長”“文明家庭”“衛生示范戶”“好媳婦”“好婆婆”“好丈夫”等并授予榮譽稱號,營造良好家風家教氛圍。
三、以家庭教育筑牢根基。一是辦好家長學校,切實提高家長素質。會同教科局努力辦好家長學校,推動中小學、幼兒園發揮家長委員會作用,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和良好家風的重視。鼓勵學校充分發揮自己的資源優勢,將提高家長素質當成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要將提高家長素質和提高家長實施家庭教育能力緊密結合起來,側重培養家長掌握現代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知識和家庭教育方法,以實現提高家庭教育質量為目的共同努力。二是依托基層組織,共建文明家庭。利用“婦女之家”、社區“四點半”學校和兒童之家等平臺,開展重點面向農民工、留守母親、留守兒童隔代監護人等家長群體的“家長學堂”活動,以“傳承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等為主題,通過心貼心、手把手的方式宣傳好家教好風氣,提倡科學引導孩子成才,傳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精神,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家庭小氛圍和幸福、平安、和諧的社會大氛圍。
四、以各類活動助推高潮。一是以傳統節日為契機,挖掘傳統文化精神內涵,發揮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功能。在春節前夕舉辦“把愛帶回家”春節關愛活動,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在端午節舉辦“粽葉飄香過端午,幸福和諧鄰里情”主題活動,增進鄰里感情;在重陽節舉辦“孝老愛親”陪伴活動,傳承和弘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二是關注關愛兒童家庭教育問題。以關愛為主題,開展助學工作,為特殊困境家庭學生提供了有效救助;常態化開展“六一”兒童關愛行動,重視特殊群體的家庭教育工作,特別是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單親貧困家庭兒童、殘疾兒童等特殊群體的家庭教育。以易搬社區兒童家長學校為陣地,開展兒童教育安全教育、“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等主題活動,以防性侵、“文明公約一起訂”、“禮儀知識一起學”、“傳統節日一起過”、“雷鋒精神一起傳”、“清潔環境一起干”等文明系列為內容,為社區兒童普及了“性侵”方面的知識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安全知識,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自我防范意識,提高了自我保護的能力,并建立孩子與家長之間的良性互動,倡導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真正達到啟迪心靈、文明家庭、和諧社區和造福社會的目的。(張冬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